2021电脑系统市场份额,电脑市场份额排名
1.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回暖,这是受哪些因素影响?
2.国产操作系统麒麟信安大涨200%行业仍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3.电脑行业发展潜力怎么样?
Android市场份额:统计数据及趋势分析
Android是目前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其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87.8%。本文将对Android市场份额的统计数据及趋势进行分析。
Android市场份额的统计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Android在全球市场份额达到了87.8%,相比去年同期的86.6%有所增长。在中国市场,Android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4.3%,成为中国移动市场的绝对霸主。
在全球市场中,iOS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2.1%,而其他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则不足1%。可以看出,Android在全球移动市场中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
Android市场份额的趋势分析
从历年数据来看,Android的市场份额一直在稳步增长。在2012年,Android市场份额为52.5%,而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87.8%。这一趋势表明,Android在全球移动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ndroid的市场份额还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而Android作为智能手机最主流的操作系统,自然也得到了更多的用户。
如何查看Android市场份额
如果你想了解Android市场份额的最新数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查看:
1.打开浏览器,输入“Android市场份额”关键词进行搜索。
2.选择权威的市场研究机构网站,如IDC、Gartner等。
3.在网站的搜索框中输入“Android市场份额”,即可查看最新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回暖,这是受哪些因素影响?
从产品层面,2021年轻薄本市场可以说是波澜不惊,锐龙处理器继续在抢班夺权的路上奔跑(可惜明年就要遇到12代酷睿的反击),二合一本在Win11尚未普及、安卓应用还在画饼的形势下依然不温不火,在主流价位屏幕和性能释放的内卷越来越严重。
但是从各主流厂商的产品布局来看,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缺货、涨价以及不同的运营策略,造就了轻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混乱格局,各大品牌有的遭遇困难,有的奋起直追,有的稳坐钓鱼台,还有的依然躺平装死。下面就根据2021年底的轻薄本产品及竞争力情况,挨个点评一下。
先说“新”品牌。
华为在过去几年是,凭借3:2生产力屏、手机厂商多屏协同生态优势和精准的定位,一度成为国内轻薄本出货量第二。由于众所周知的“不可抗力”因素,这一年多来遇到很多供应上的困难,去年部分笔记本业务也分拆到了荣耀。
即便如此,今年华为在轻薄本市场上也拿出了MateBook 13s/14s和MateBook 16三款全新的产品,屏幕、细节和性能表现进一步升级,在多终端协同方面也进一步 探索 ,成为今年入门高端比较亮眼的产品。比较遗憾的是MateBook 16拿不到独显,一款高性能轻薄本硬生生变成了大屏核显本。
其他产品主要是配置,主流价位的MateBook D系列全系高色域屏起步,MateBook X升级11代酷睿之后,弥补了上代核显拉胯的短板(当然被动式散热依然不适合长时间高负载使用)。
但是性价比方面就乏善可陈了,由于缺货比较严重,今年华为轻薄本取了放弃份额、保证利润的策略。7K价位的MateBook 14产品力与竞品6K价位的MagicBook V14相差无几。而本来应该在5K+的MateBook 14,如今也已经6K价位起步。
目前比较值得推荐的MateBook轻薄本,我认为是降价的MateBook 13s,兼顾便携、性能、屏幕和质感,在6500以内竞争力还算不错。只是全C口接口实用性差了一点。
与华为“分家”之后的荣耀笔记本,仍然处在产品线梳理的阶段,尚未完全构建最强产品组合。主流级的MagicBook系列依然沿用与MagicBook D系列同模具设计(价格略低),还推出了下沉市场的MagicBook X系列。
不过年底主打高性能的MagicBook 16 Pro和高端的MagicBook V14表现不俗。尤其是MagicBook V14,其实可以看做MateBook 14s的孪生版本,只有细节上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点大部分还都是V14更有优势,比如人脸识别、500W摄像头、四扬声器等,而且依然保持多屏协同体验。
H35标压处理器+LPDDR4X内存,2.5K 90Hz高刷触控屏,40W+性能释放,不俗的做工质感、大电池长续航、人脸+指纹双解锁、较为齐全的接口配置,使得MagicBook V14首次突破了荣耀轻薄本的定位,进入高端市场,成为6K+价位“入门高端”级别一款“水桶”级的产品。
而MagicBook 16 Pro相对来说主打的就是性能释放了,高达85W性能释放成为同级第一阵营的水准。整机外观、做工质感也是同级较为突出的水平。没有2K屏其实有点遗憾,电池也不算大。但是MagicBook 16系列抓住了目前缺货背景下,市场上大屏高性能轻薄本青黄不接的局面,尤其是低配的GTX 1650版本,几乎成为6K以内价位高性能轻薄本主流品牌唯一的选择,还有144Hz高刷屏的优势。说到底有货才是硬道理,产品中规中矩,但是卡位太准了。
明年主流价位的产品如果在屏幕、外观方面进一步升级,荣耀轻薄本有可能会展现更强大竞争力。
今年是小米笔记本业务全面发力的一年。不管是红米还是小米,都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诚意,这一点不可否认。RedmiBook Pro、小米笔记本Pro/X两大产品线拿出了多款外观、屏幕素质和做工表现不俗的产品。
不过从定位来说,红米的方向还是更为务实一些。盲目高端+OLED的小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今年小米、红米轻薄本全系主打的亮点就是CNC一体成型工艺和出色屏幕素质。前者带来了更出色的做工表现,接缝细节拯救了很多的强迫症患者;而16:10四窄边高分屏的普及也终于赶上了行业发展方向。
不过上面两条优势也导致了小米笔记本的短板,一方面CNC一体成型导致机身偏重,另一方面散热规格一般,全系没有主打性能释放的产品。这对于较低价位的RedmiBook Pro来说,竞争力并没有太大影响,主流性能+性价比高就是好产品。
而对于小米笔记本来说,价格偏高、性能无优势在品牌并无优势的前提下是比较致命的。更要命的是大屏+全USB-C口设计,简直挑战主流价位的用户接受度,后又遭遇外观模仿对象——用更多接口种类的MacBook Pro新款的疯狂打脸。寄予厚望的OLED屏虽然观感出色,但由于烧屏、色彩管理等方面的用户焦虑,并未实现特别出彩的效果。在细节方面,黑色塑料转轴等方面看,其实距离真正的高端也有质感差距。
定位高性能轻薄本的小米笔记本Pro X系列跑的就更偏了,H35四核处理器、平淡无奇的性能、普却信的定价,这是强势品牌都走不通的路,一个从未在高端市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品牌,还是过于激进了。
今年小米轻薄本,还是4k-5k主流价位,同价位做工和屏幕较为出色、接口较为齐全、主流性能释放的RedmiBook Pro 14、15更值得推荐。
期待小米品牌轻薄本能够尽快找准定位吧。
下面开始说传统品牌。
传统品牌里,把华硕放在最前面点评,是因为华硕轻薄本产品线今年变化最大,一改前几代产品拉胯的局面,从主流价位的无畏、中高端的灵耀乃至旗舰的灵耀X都拿出了全新的产品组合,紧随性能释放、素质屏幕潮流、更为务实的价格,并且大胆豪赌OLED屏幕,可以说华硕是今年国内轻薄本市场最具进取心的一个品牌。
这个策略带来的问题是会牺牲一点机身厚度、质感,比如无畏Pro系列只有A面金属、边框也稍宽一点,灵耀Pro系列在7k-万元价位均没有PD充电、依然是HDMI 1.4和双USB 2.0接口。不过从线上消费者最关心的性能和屏幕素质方面表现不错,依靠“性价比”弥补了模具本身的不足,这个策略我认为是奏效的。
今年华硕着力打造“华硕好屏”,All in OLED,屏幕配置也非常激进。5K价位就可以买到2.8K 90Hz色彩和对比度出色的OLED屏,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OLED的烧屏、频闪和色彩管理问题,都给出了解决方案。当然市场还是会有一些疑虑。
线上品牌梳理上,未来着重打造无畏、a豆、灵耀和灵耀X四个品牌,其他的Vivobook、Redolbook之类看来是主打线下了。相对来说今年未升级模具的a豆和灵耀13/14竞争力相对差一点。不过a豆价格也更务实了,3999就可以买到高色域屏。灵耀系列由于依然是FHD屏,相对尴尬一些。
今年华硕轻薄本在主流价位值得推荐的,还是性价比、性能和屏幕素质表现突出的无畏Pro系列和高性能轻薄本灵耀Pro 系列。尤其是灵耀Pro 14,7k价位3050显卡的14寸便携高性能本,同级缺少对手。
联想今年消费级轻薄本总体来说比较平稳,没有了小新Pro“横空出世”的感觉。主要还是延续2019年以来爆款产品的成功经验,全能+高性能+屏幕素质,兼顾外观和轻薄,并且把小新Pro 13/14的成功经验扩展到更大尺寸上,推出小新Pro 16用严密的产品线排位稳固在轻薄本市场的老大地位。在更高端的Yoga系列上做了更多尝试,有成功也有遗憾。
小新Pro系列依然是同价位表现最为全面的产品,随着主流产品纷纷提升散热和/或屏幕素质,2.2K屏的小新Pro 14眼看着竞争力在,但是年末一波升级2.8K 90Hz屏的操作,又重新奠定了5K+价位的王者地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2.2K屏、提升做工后的小新Air 14plus也顶了上来,瞄准5K内的市场。至于小新Air 14/15,大概率以后会下放到线下市场了。2.5K屏、可选RTX3050显卡的高性能轻薄本小新Pro 16,同样成为高性能轻薄本的标杆之作,同价位在有货的情况下是绝对的第一选择。
高端的Yoga系列,今年也做出来不少积极的尝试,性能质感兼顾的Yoga 14s尽管年底被小新Pro 14背刺了一把,但是独显版依然是MX450显卡全能轻薄本的天花板,而Yoga 16s成为首款高端定位的高性能轻薄本。Yoga Pro 14s Carbon主打超轻、颜值和2.8KOLED屏,成为不过接口实用性方面较为。而由于接口实用性和13寸市场的萎缩,Yoga 13s/Pro 13s Carbon成为今年联想消费轻薄本少有的“不火”的产品。
而旗舰级的Yoga Pro系列就没有太多亮点可言了,16:9的屏幕比例已经落伍。
总体来说,除了旗舰级的Yoga Pro 14s/14c,联想消费轻薄本基本上没有“不值”的产品,如果要选出两款最值得推荐的,我认为还是小新Pro 14/16双子,但是缺货成为目前最大的困扰。
从主打品质的角度,Yoga 14s独显版值得推荐,而Yoga Pro 14s Carbon,是满足我个人对便携、性能和外观需求上近乎完美的一款高端轻薄本(除了接口配置)。
在商务产品线上,主打跨界 时尚 商务本的ThinkBook在2021年迎来了脱胎换骨的提升。可以说已经成为联想商务本在主流价位的绝对主力。
ThinkBook崛起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站在小新和拯救者的肩膀上。ThinkBook 14/15定位接近小新Air,但是接口、拓展能力都更好,锐龙版还是更强的Zen3处理器。ThinkBook 14p可以说是接口更齐全的小新Pro 14,主打屏幕和性能释放,还有罕见的32G内存(虽然市场并不认可大内存版本)。而ThinkBook 16p直接用拯救者R9000X主板,升级2.5K 16:10屏幕,成为RTX3060显卡创作者本的均衡之作。
ThinkBook 15p则是常规升级缺少亮点和性价比。ThinkBook 13x和plus在高端市场品牌认可度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最值得推荐的,还是实用性突出的ThinkBook 14和5K价位表现全能的ThinkBook 14p。 ThinkBook 16p目前价格有些膨胀了。促销价9k内才有更高的推荐价值。
而ThinkPad中低端产品线,从E系列、L(S)系列到T系列,基本上已经躺平,性价比和产品力都不突出,ThinkPad的亮点,都在定位高端乃至旗舰级的X1、P系列和X系列了。
其中升级到16:10生产力屏的ThinkPad X1 Carbon,依然是目前接口齐全、便携、细节体验出色的商务本标杆产品。 主打超轻的X1 nano和旗舰级的二合一本X1 Titanium/X1 Yoga也各具特色。
惠普最近几年在国内市场主要依靠商务产品线的战系列,入门级的战66主打接口和内存拓展实用性,性能释放较为保守,但凭借锐龙处理器的能耗比,满足主流办公需求没有压力。而入门高端的战X,也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薯条标信仰产品,做工、质感、续航相比战66更强,问题是战X的FHD屏幕在这个定位也逐渐开始落伍。
在消费产品线上,惠普已经混吃等死好几年了。星系列14、15寸产品依然摆烂,产品力更强的Envy、Spectre系列国内市场要么不上市,要么价格昂贵不好好卖。
今年惠普消费轻薄本唯一的亮点,是5K价位实现超轻设计、锐龙处理器和齐全接口的星13 Air,这款产品会成为惠普星系列、乃至整个惠普家用产品线重新崛起的起点吗?拭目以待。
作为国内市场最为“传统”、更依赖线下渠道的厂商,今年戴尔轻薄本产品线总体也是波澜不惊。灵越3000系列韭菜割的风生水起,灵越5000 14、15改名灵越Pro系列,但产品换汤不换药。
灵越7000 低压处理器产品放弃超轻路线,但灵越7400主打2.5K屏并未做出特色,灵越7000 15作为开创平价高性能轻薄本的产品线,在竞争对手屏幕、性能升级的形势下,除了拓展能力外优势已经不再,旗舰的XPS价格也更贵了。
不过毕竟是大厂,实力还是有的。今年戴尔轻薄本最值得关注的,是13寸的灵越13 Pro(ins 5310)和高性能轻薄本灵越16 Plus(ins 7610)。前者是一款典型的便携全能小钢炮,后者则是3K屏、三风扇设计的真全能创作者本。双十一促销价下,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宏碁在国内市场的主要问题,还是品牌认可度。前几年透支品牌的操作,如今付出了代价。在高端市场,Swift 7早已不见踪影、主打超轻的非凡S5吃亏在FHD屏。只有2K屏、接口齐全、内置手写笔的Spin5成为今年6k价位表现比较均衡的翻转屏二合一本,只是大下巴+3:2的操作依然令人迷惑。
中低端市场,宏碁是实实在在地拿出了性价比。非凡S3/S3 Plus不管是配置、轻薄、性能还是接口实用性在4k出头的价格都是竞争力不错的选择。3:2 2K屏的非凡S3 Pro,近期终认清了形势,从5K价位降至4699,竞争力得到提升,不过参考上一代4500内的促销价,说不定还有降价空间。
用锐龙处理器的产品线,X算是精准抓住了轻 游戏 这个需求,低压处理器+RTX显卡,散热不够配置凑,但总归是小众市场。
至于割韭菜的蜂鸟Fun、EX215、TrelMate低端产品,恐怕也很难掀起太大的风浪。
总体来说,宏碁不缺性价比产品,但是主力产品只有靠打价格战,缺少特色,是限制宏碁轻薄本进一步突破的主要障碍。
现阶段竞争力最为突出的,还是非凡S3和Spin5。
以上就是我对2021年底Windows阵营各大品牌轻薄本的盘点。我是@dd to,专注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分析。
国产操作系统麒麟信安大涨200%行业仍处于高度竞争状态
平板电脑市场的回暖,主要受平板电脑市场的消费需求、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在今年的疫情之下,虽然许多人都无法出门购买所需物品,但他们还是会在线上或者线下选购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而平板电脑就是其中一种重要选择。 据调研机构 Canalys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3250万台,同比增长7%;2022年前三个月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2980万台,同比增长10%。
由于今年疫情的影响,消费者被迫待在家里,平板电脑等居家生活用品也成为了消费者的?必需品?,这使得在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7%。 另外,疫情影响也是导致平板电脑出货量增加的原因之一。 因为疫情发生之后,许多人都开始减少外出次数,所以他们的日常活动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
从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来看,主要是受到了美国、欧洲以及亚太地区等地的经济复苏的影响。 首先是美国,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消费需求同比增长了8%,而中国地区消费需求同比增长5%。 其次是欧洲地区,在过去三个季度中,欧洲平板电脑出货量也呈现出了快速增加的趋势。 最后是亚太地区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3%。?
总的来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回暖主要是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许多消费者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新购买平板电脑。 而在平板电脑的细分领域,其中又以??为主,而消费级市场主要是指型市场。 同时也因为这一类型的平板电脑在价格上更亲民一些,所以也就使得许多消费者都会选择它。 ?
电脑行业发展潜力怎么样?
信创炒作如火如荼,国产操作系统分支的新股麒麟信安上市首日大涨200%,诚迈科技13连阳累计涨超8成,中国软件60日涨幅超8成。
广发证券分析师戴康等10月21日发布的研报指出,信创基础软件受制海外程度较小,或蕴含更大投资机会。信创产业链具体包括:基础硬件(芯片及整机等)、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ERP、办公软件、OA等)、信息安全等。其中CPU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高壁垒、高附加值的基础软硬件产品是完整信创生态中最核心环节。
戴康指出,生态建设是当前信创产业商业化的最大障碍,操作系统产品在信创体系中的重要性快速提升。操作系统是高度标准化产品,技术难度最高且难以被分布式架构取代。在CPU性能已基本达标的情况下,政策或将引导更多向操作系统领域倾斜。
据悉,CentOSLinux7将于2024年6月30日停止服务,CentOS是Linux生态下的优秀开发版本,在我国各行业均具有较大使用份额。民生证券分析师吕伟10月26日发布的研报指出,随着CentOS停服的时间点日益临近,势必造成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迁移浪潮。当前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并看好未来具有广阔前景。
据信通院2021年对企业操作系统迁移意愿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有迁移意愿,openEuler作为全国产化操作系统是重点考虑品牌之一,被行业大多数积极接受。
戴康认为,整体来看,国产厂商在OS市场中占有率仍然很低,以麒麟为主的自主OS厂商的研发和适配工作将进一步提速。吕伟指出,CentOS存量替代空间超百亿,海外厂商总替代空间近五百亿。
华泰证券分析师黄乐平等8月22日发布的研报预计,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将伴随着各个行业信创的深入而快速增长,党政市场和金融市场等方面本土替代市场空间广阔。据亿欧智库预测,国产操作系统市场规模会从2021年的33.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6.2亿元,CR达30%。
黄乐平认为,目前国内操作系统相比国外仍然存在差距,国产操作系统追赶的关键在于操作系统、用户、配套软硬件开发商共同推进。国产操作系统厂商的技术路线,按照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可以分为实时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两类。实时操作系统包括东土科技、华为、中国电科、睿赛德科技、普华软件和中兴新支点等公司,分时操作系统包括统信软件、麒麟软件、中科红旗和华为等公司。
其中,麒麟软件(中国软件持股比例45%),依托PKS体系,打造安全创新操作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统信软件(诚迈科技子公司)以深度社区(deepin)为基础,提供优质顺滑的操作系统。中科红旗是国家队操作系统,拓展信创应用的同时加强行业合作,东方中科去年并购的万里红班底很多源于中科红旗。
吕伟认为,在信创产业推进大趋势下,CentOS停服或进一步加速操作系统国产化,建议重点关注国产操作系统龙头中国软件。
此外,据财联社不完全梳理,创意信息为华为openEuler(欧拉)社区首届理事会成员之一,公司操作系统(Turbolinux)在中国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中科创达为OpenHarmony项目群成员,并加入欧拉开源社区,发布了基于欧拉操作系统面向边缘计算领域的商业发行版;深桑达A自研的中国电子云操作系统CCOS,可支持公有云、专有云、私有云、边缘云等统一的对接和管理,并具有低成本和大规模管理集群的特点;卓易信息子公司加入欧拉社区,“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麒麟信安风头正盛。
吕伟指出,在本土替代大趋势下,业绩高增验证行业景气度。国产操作系统龙头麒麟软件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达到141%,2021年净利润增速达到67%,同时统信软件2021年收入增速也达到近60%。
值得注意的是,吕伟指出,目前国产软硬件尚未呈现出清晰的格局,操作系统等行业仍处于高度竞争状态,若后续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进而影响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操作系统领域技术路线较多,相关衍生技术也较复杂,国产化购进度、价格等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PC电脑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苹果(AAPL)、三星电子(005930.KS)、华硕(2357)、联想集团(00992.HK)、中国长城(000066)
本文核心数据:华为、小米笔记本出货量、笔记本品牌市占率、中美电脑渗透率
1、OPPO、Vivo布局PC电脑市场
2021年6月中旬,OPPO旗下独立子公司realme公布了即将发布笔记本电脑realme book和平板电脑realme pad的消息。同年6月23日,vivo已确认进入平板电脑市场,首款产品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对外发布,其实,早在2017年,vivo就注册了“vivo Pad”的商标。
然而国内不止OPPO和Vivo两家手机厂商进入电脑市场,早在realme和vivo有这个想法之前,华为和小米就已经完成了他们在笔记本电脑行业的布局。在2016年,华为和小米相继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电脑产品;2016年2月21日华为的MateBook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前夕对外推出,MateBook也是华为的第一款2合1电脑产品。同年7月,小米品牌宣布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如今,小米集团旗下的小米及Redmi两个品牌均有笔记本电脑产品。
2、华为电脑成功进入“第一梯队”
在2016年两个品牌的笔记本推出后,华为的销量为70万,小米的销量达到50万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0年一季度,小米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16万台,占据了市场5%的份额,华为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为55万台,同比增长96%,市场份额高达16.9%,排名第二。对于两个半路出家的手机厂商,这样的数据表现无疑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根据《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月度销量追踪报告》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小米市占率为5%,排名第六;而华为笔记本成长迅速,其市场份额高达16.9%,仅次于行业排名第一的联想,联想2020第一季度的市占率达到了31%。
然而由于受供应问题影响,华为2020年四季度线上份额出现大幅下降,市占率下降只第三名; 2020年全年HUAWEI(华为)笔记本电脑线上销量115万台,同比增长54%,市场份额达到8%。华为在布局上更侧重中高端市场,与intel和AMD均有积极的合作,保持了较高的市场热度。
荣耀作为独立品牌后,供应尚处于调整期,因此影响了其销量表现,2020年全年HONOR(荣耀)笔记本电脑线上销量销量92万台,同比增长48%,市场份额6%。荣耀与AMD进行了积极的合作,凭借四系AMD的高性价比,获得了不错的市场认可度,但是在intel系的布局上稍显薄弱。
2020年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头部品牌在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凭借更强的供应链能力,保持了渠道供应的相对稳定性。联想系(包含ThinkPad)2020年线上销量约53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36%。
3、中国PC电脑渗透率低,增长强力较大
受2020年疫情影响,物理隔离导致的远程办公和远程学习需求日益扩大,而且将与人类长期共存,线上需求或将成为常态。
目前中国的渗透率只有20%左右,而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电脑渗透率普遍在90%以上,中美个人电脑渗透率相差70%;反映出中国市场存在明显的渗透率提升机会。全球电脑市场逻辑正经历由“一家一台”向“一人一台”升级,中国市场的长期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综上,线上需求逐渐增加,且中国电脑市场潜力巨大,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手机厂商纷纷杀入电脑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注:国家统计局国际年鉴仅更新至2018年,但是数据仍能说明我国PC电脑的渗透率较低。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前景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