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我这次没有买樊登读书的会员

2.记录儿子青春期的心路历程

3.即兴演讲会让你感到恐惧吗?

4.怎么把樊登读书的电子书导出来

为什么我这次没有买樊登读书的会员

樊登可以电脑登陆吗-樊登讲电脑系统

前几天世界读书日,朋友给我种草说樊登读书VIP做活动了,买一年送一年。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打开了支付链接,就在输密码的瞬间停住了,心里划过一丝不安。我用了三天时间试图找到不安的内容,但我越来越接近不安的内容,越发觉得呐喊的必要性。 我要给我们这群人喊停:我们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打着学习的旗号,变得如此从众;什么时候开始借着充电的名义,变得不会独立思考。

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自认为是一群关注自身价值、寻求终身成长的人,手机电脑里没有游戏、没有短视频,取而代之的是得到、知乎、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的身份可能是一群知识付费的用户。我相信很多知识分享平台的初衷是崇高的理想,我也很敬重诸如罗振宇、樊登等人的思辨造诣, 但是我们这群人不应该成为韭菜。

平台不值得付费,只有价值才值得付费。

从得到会员再到喜马拉雅VIP,从读书会VIP到私人定制的服务。每当我为此付费时,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德里克博克的名言:“如果你觉得教育的成本太高,那你试试无知的代价。”理所当然地视之,因为我寄希望于通过付费购买两种东西:一种是投入后的自我约束感,另一种是付费优于免费的内容品质。我始终认为比起金钱,时间更宝贵;我们需要通过站在巨人的肩上换取时间的节约,让我们能够忽略自身的局限而直视矿藏,为此我们给巨人们一定的酬劳。这件事情的初衷本来是如此的合理。

然而慢慢地,我们可能也会感觉到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这些巨人的平台并非为你而来,我们同样需要成本去甄别。我们几乎是不计成本地去甄别,而在甄别的过程中再次显出我们的局限和微不足道。原来我们唯一的手段就是一次次买单。在这个不算太漫长的过程里,原本该是寻找矿藏的事情却演变成了寻找巨人的游戏。 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追逐VIP的决定里,有多少是源自内容的价值,又有多少是出于寻求焦虑的暂时安慰。我们也更需要警惕,在一次次VIP身份后,究竟是知识本身还是付费模式在给自己带来满足感。

曾经有人说过:所有碎片化的学习都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也有一种说法是:读了那么多道理,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把这两种说法连贯在一起,可能会有一个说得过去的逻辑: 你听了很多课,看了很多书,但是没有体系化,依然是舶来品。 我们真的不应该去相信,别人消化后的东西,能够直接增益到自己的领域里。那充其量是借,而我觉得可能连借都不算。

最近根据朋友的推荐,我在抖音上看别人教书法,一个笔画看了数十遍,越看越简单,可是一下笔就被打回原形。我想这就是区别。所有的知识,脱离了实践练习,没有自己的理解输出,它就根本成为不了自己的一部分。此处,我又想起了金庸武侠里的惯常剧情,某些资质平平的人因为得到一两本剑谱而独步江湖。这个剧情大概就是碎片化学习的原型,小说里忽略了武功练习的环节,现实却糊弄不过去。 那一个个VIP专辑可能够得上武林秘籍,但是世上没有平步青云的武功。

我在三天后暂时拒绝了樊登读书的会员。拒绝并不是因为它不是一个好平台,事实上它依然让我颇具好感。我仍然会是它的一名忠实用户,也会在适时成为付费会员。因为在短短的三天里,它确实给予了值得消化的干活,只不过这些都是樊登的,却暂时还不是我的。

一年阅读五十本书是个很美好的愿望,但我相信五十本读完和五十本都成为自己的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我的愿望是一年读五本书但是能够像他一样讲出来,这五本书才能算是我的。

我们仍然需要这些人和平台,填补我们开车途中空白的时间。 但是他们只是一个引路人,路还是得自己来走,别无他法。也不需要去无谓地焦虑,没有人催我们快点过完这一生,更没有人要求我们荣归故里,我们都是自己世界的行路人。

记录儿子青春期的心路历程

2020年9月1日,儿子初中的生涯正式拉开了帷幕

起初的新奇感,未知的节奏,一切似乎如常进行~整个九月份没有过多的纠结,带着憧憬,带着好奇,就这么开始了。

孩子学习懵懵懂懂的,就这么开始了,跌跌撞撞,步履蹒跚,没有完全跟上队伍,已经看到了掉队的迹象。

9月24日,我将他的手机摔坏,我和孩子之间有爆发过争吵,甚至在这期间,他用手推我,我们之间有轻微的肢体冲突。

我在这段时间控制他使用电脑以及手机,我们之间的战争开始变得频繁。

10月1日至9日,国庆放假这几天孩子明显松懈,7日由于我和婆婆之间有爆发过一次激烈的争吵,而且因为即将开学,我强制孩子在假期后两天赶作业,这段时间孩子的青春期症状越来越明显,貌似引爆。

我们母子之间的这场拉锯战开始,而我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关注所有有关于青春期的文章及视频,大量的进行阅读,求助,和身边的朋友交谈,向所有陪孩子走过青春期的父母请教,发现自身的问题…

期间看了,樊登老师推荐的自驱型成长,还有大器晚成以及以青春期和解,听了樊登老师讲,自驱型成长,不管教的勇气,在远远的背后引领以及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黑幼龙的视频,剖析自己这段时间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发现自己的问题,消除自己的焦虑情绪。大约是11月18号,樊登老师,有一场直播,新父母学校,期间有人问小升初孩子焦虑厌学怎么办?樊登老师回复,如果真的厌学,不妨停一年或者两年等调整好状态再重新出发,孩子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学会终身成长,而不是焦虑,不要急躁,没有谁规定一定要18岁上大学……看了这一段,我受到了启发,我终于下定决心用一个全新的方式去对待我的孩子,用尊重,用慢养的方式去养育我的孩子……

是啊,如果他真的厌学,他真的找不到方向,那不妨慢一点,即便是让他休学也无妨。我自己完完全全接受这个理念,也放下了焦虑,和孩子谈心,他居然也能接受休学,在这之前他完全不接受,非常的抵触,很肯定的跟我说,叫我不要再跟他谈休学的事情,但是我让他听了樊登老师的”终身成长、崔娃的天生有罪,欧阳修传等等,以及让他看了那段视频,关于小升初厌学焦虑的那个问题,孩子突然间想通了,跟我说好吧,也可以,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让他不再焦虑,不再有那么巨大的压力,对他一定是有益处,尽管我知道他爸爸不这么想,但是我就是告诉他,如果孩子在我这里,他在我手上,我一定要按我的方式,如果他不认可,那就把孩子带过去~~

把电脑彻底的交给孩子,从11月18日开始,和他约法三章,晚上不超过11点半睡觉,十点之前要把所有的电子设备关掉,每个星期有一天晚上,他可以自由安排看书,还是看视频,可以接受他不写作业,所有的一切让他自己来掌控,我不在给他太多的规定,但是要他自己去定一个目标,自己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规划好自己要做的所有事。

12月13日? 宣战篇

这段时间我比较忙,忙着开直播,在这之前儿子不能够说完全井然有序,但是在对比之前,欠作业的情况有所改善,今天又是各种折腾,之前也是礼拜一综合症,到了礼拜天他就会各种作,不是来招惹我,就是说拉肚子等等的,总之可以避开星期一交作业,因为这两天都没有写,星期五晚上回来看了一晚上的动画片,书包没有动过的迹象,我因为那天晚上开了直播,并没有去查岗,一直到十点半的时候才发现他没有写作业,是在看动画片,也没有责备他,让他睡觉,明天早上写,把电脑拿到书桌没有放在他床上,星期六早上开门,叫他起不来床,小爱同学一直再讲笑话,我就问他,你一个晚上开着小爱同学吗?他迷迷糊糊的说是,起不来,叫了三四回到最后12点,已经中午了,才起床吃饭,还是一副睡不够的样子,我问她昨天晚上怎么回事?他说睡不着觉,小爱同学讲笑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几点睡也不知道…

接着就是下午上网课,晚上上网课,星期天早上上网课,星期天早上的网课效果很糟糕正确率只有22%由此可见,他根本就没有在上课,最近着迷的是那个樱花动漫,一个日本搞笑动画片,完全没有任何营养的,不需要动脑子的动画片……孩子究竟是想要争取控制感还是压力还是焦虑?他不说,我也无从得知。

星期天下午想着拉他去骑自行车,晒晒太阳,运动一下,刚开始好不容易跟他说好了,准备要出去的时候,他突然间反悔活不出去,直接崩溃的对着我吼,我也不出去,你不用叫我出去,我就是不出去,我要在家里写作业……在这期间一直找我拿手机,不是手机就是电脑……后来我没有叫他出去了,他一副胜利者的样子,雄赳赳气昂昂的,看他这个样子,是想要争取控制感。

晚上回来一直各种折腾,就是不想写作业,我没有强迫他写作业,但是看得出来他很困,我告诉他说你该休息,但他不愿意,甚至故意煮泡面配橘子,最后告诉我肚子不舒服……

其实我也知道他想明天早上不去上学,避开交作业时间

已经不是一次干这种事情了

我们又有了一次争吵,吵完以后我把电脑拿出来,他说我不相信他,我说是是是,我就是不相信你了~~~

真的,一个晚上被他搞到最后,确实是崩溃了,他一直在招惹我……

一直在试探我的底线,我最后告诉他不用宣战,我会直接投降,我会告诉你人生是你的,这是你的选择,你如果想要这些电子产品,通通都给你,你的人生,你自己控制,你选择这样的人生,你就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明天不去上学,也可以不去,都听你的,以后不去也可以,我也尊重你的选择,这是你的人生。

我后来想到之之地而后生吧,为什么不试试看把所有的电子产品交给他?我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了,笔记本学习机手机全部摆到床头给他,告诉他没有人要跟你战,不用把我当敌人。

这场战争,我想我是认输了。

我跟他说让你赢,你不想去补习,你哭着闹着说也不去,那就不去。你争取到了。我最后也看到你开心的笑。

今天活不跟我出去运动,最后你也笑啊,拿了一大堆零食到房间里,也让你赢,妈妈还是认输。

要事记录

2020年7月份,我们刚搬完家。

2020年九月份,孩子们开学了。

2020年十月份,和婆婆大吵一架,分开了一阶段,后来和好,直接沟通之前家里所有的问题,直面矛盾所致在,坦诚相待。

初步制定家庭和谐条约

2020年11月份,儿子的青春期不约而至。

2039年12月份 慢养,放养,静待花开。

你的孩子就是你的试验品,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趣的过程,当然也很辛苦。

11月28日星期六早上起不来床,这段时间坚持开灯睡觉,屡教不改,后来我在百度找出开灯睡觉的种种弊端,孩子终于接受关灯睡…

星期六早上到十点钟还起不来,中午出去医院冷冻扁平疣,回来以后继续睡,下午上网课,睡过头叫不醒,起来后上网课,一直到下午五点钟,然后接着继续上英语的网课,晚上大约11点左右入睡,第二天早上依然很难叫醒,网课迟到半小时,下午数学补习取消,结果两点睡到下午的五点………

30号礼拜一起不来床,让我和老师请假,结果虚报体温,被老师告知需要去医院开核酸测试的报告才可以复课,好吧,接着是12月1号,星期二也没得上学,请假两天,基本上在睡觉,看来这段时间真的是长期缺眠,12月2号上学,人略显疲惫,12月3号稍微恢复正常,孩子能够控制好时间,以及用电脑和用手机的时间,他告诉我不用你操心,我作业已经完成了,然后11点左右刷牙洗脸,上床睡觉,关灯睡。。。。

希望能够继续保持,我不停的在内心告诉自己,除了生,其他都是小事,冷静淡定,深呼吸,学习的事,让他去吧!

看开了,想开了,不再焦虑,也不会给他传递焦虑的情绪,孩子自然能够平复下来,我希望能够以此影响他,让他逐渐的回归正轨,让他的压力水平降到正常值。

即兴演讲会让你感到恐惧吗?

昨天参加《非暴力沟通》共读的第5次活动,在第一个自我介绍的环节里,老师出了一个主题,在自我介绍过后分享一件对自己来说是挑战的事情。

有一位书友说到了在公开场合演讲这个事情,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原来对于演讲这件事,大家都是有一些恐惧感的。

(1)

以前周围的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内向、不善言辞,我一直觉得这个评价有些矛盾。

如果是一对一的讲话,我可以说不少;但如果是三个人以上,我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话慢慢变少。

我分析过原因,大概是因为我的声音是属于比较低,有点哑的那种,而且我本身也不喜欢大声说话,所以跟那些音调比较高的女生相比,很容易就在说话过程中“弄丢”自己的声音,在人多的时候很难找到说话和插话的机会,久而久之,在人多的地方,我就不愿意说话了。

这也算说明, 如果自己往自己身上贴上了一个标签,真的就会变成标签所描述的那个样子了。

我辞职前两年,在学校组织的某一次读书沙龙活动上,领导为了让每个青年老师积极看书读书,采用了“电脑随机抽选老师上台分享读后感”的形式来组织这一次的活动。

我那个时候不爱读书,为数不多的几篇读后感也是拼凑出来的。我特地挑了一篇还算比较好的打印出来作为准备。

结果活动上就抽到了我。

因为上台分享我也是读稿子,完全算不上是“演讲”,但是即便如此,我也非常的紧张。

当天活动的地点是学校的大会议室,学校的各种表演庆祝活动还有各种大会都是在这里举办的。所以那的的确确是需要“上台”对着话筒讲的。

整个过程中我的眼睛盯着我的稿子,通篇读下来,一边读一边手发抖,声音也是隐隐发颤的,读完之后也不敢看台下的领导和同事,就这么“灰溜溜”的就下场了。

连读个稿子都这么紧张,可想而知,如果是上台演讲,我可能一个字都讲不出来,光顾着在台上窘迫了。

(2)

之前在黄征宇先生的《终身学习》中看到过有关于情绪来源的内容,一般来说 某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源自于童年时期的经历。

就比如说我对于在别人面前讲话、在公开场合演讲的恐惧感,可能来自于童年时期课堂上举手发言答错了问题被老师批评的经历,以及大家经常说的“多说多错、少说少错”的刻板印象,当然也有想要在朋友中发言、却经常被人打断,或者是自己说话周围的人都不在听的缘故。

分析这些恐惧阴影的来源,似乎也能分析出很多。但说到想要提升即兴演讲的能力,却也是不容易的。

昨天的读书会上,在老师公布了自我介绍的主题以后,我第一个主动发了言,之后在别人说到了这个演讲的话题的时候,我也做了回应。之后老师又对我说的话进行了回应。老师说她清晰的感受到我参加她课程中的变化,刚开始第一次课时说话不多,每次发言的时候都说的很简短,很少会超过时间的,但是慢慢地,她听到我发言的次数多了,也讲了很多不错的内容,确实能感受到我在“即兴演讲”这方面的变化。

但其实,我的说话练习在七八月份的时候就开始了。

那时候我认识了一位书友,因为一些契机,我们相约每月见一次面,互相聊聊自己一个月里的收获。还记得第一次她来我工作室,聊天的时候我讲了很多有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内容。直到她离开之前对我说了一句“看不出来,你还挺能说的”,我才意识到总共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我在讲话。

上周六和闺蜜好友三个人一起去无锡参加线下活动,她俩第一次见面也是相见恨晚,我和闺蜜是高中同学,她说起我现在和以前判若两人,变化大的她都有些惊讶,她说我以前都不怎么说话的,现在好像看上去都开朗了很多。

这大概也是因为我对表达自我这件事越来越有信心了吧。

(3)

现在在读书会上,或者是一些公开的场合,我对于讲话这件事的恐惧感已经改善了很多。 我想如果要说提升口才的方法的话,第一件事应该是大量的阅读。

回顾我自身的成长之路,我发现以前惧怕讲话,有一个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要讲什么。

如果是提前准备好了讲稿,并且认认真真背过了,那有可能会稍微好一些,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场合都不是能给你大量时间去准备讲稿的,很多时候都需要即兴发挥。

阅读给我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的思考变得更加有条理,不至于说的毫无章法,并且可以让自己的话题变得有理论依据。

但要说只要阅读就能让人变得善于即兴发挥,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 第二件事就是要进行记录。

这里的记录不光是从书里得到的知识,还包括了各种生活中的经历;记录下来的事情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记录的目的,是为了积累素材。

人都是爱听故事的,把自身的经历过程记录下来,印象就会很深刻,就能成为信手拈来的故事素材。 用真实的故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会比说空话要有说服力得多。

第三就是要进行说话的练习了。 有想法、有故事,最后还要完整的把它表达出来。

我并不习惯于那种“绘声绘色”的讲话方式,会让我觉得有些做作,我觉得在一些需要即兴演讲的场合,能够把一个故事叙述完整,就已经很有说服力了。每次在读书会发表一些观点的时候,我就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大家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这三点,就是我对于“即兴演讲”内容方面的一些小心得。

(4)

当然除了内容,心态也非常的重要。

我以前只要一到人前准备要说话了,心就开始咚咚咚地打鼓,即便是事先做了准备,也会紧张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参加线下活动,开头要每个人都要自我介绍一下。结果在轮到我之前,我一边寻思要说些什么,一边就紧张的发抖。轮到我说了,我眼圈周围发烫到感觉视线一片模糊,自己说了些什么内容我也不记得,就这么匆匆讲完了就坐下了,坐下了之后想要拿起茶杯喝口茶,发现自己手抖得像筛子。

第一次开直播的时候也是,虽然准备了一份提纲,自己脑袋里也有故事,但是就是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眼睛就光顶着直播间的人数看了,每看到有一个人离开,我就一阵沮丧,后面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这次直播后的第二天,我就在樊登读书APP里听樊登老师讲《即兴演讲》这本书。

虽然书里有很多讲即兴演讲的内容,但整个听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樊登老师分享的自己演讲的一些经验。

他说,如果在演讲的时候总是想着“我讲的好不好?”“我会不会讲错?”“我讲错了别人会不会笑话我?”,那么我们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自己的身上的,这时候就算看到有一个人站起来离开,都会觉得很受打击。但如果在演讲的时候,我们把关注点放在“我讲了这个内容之后别人能够收获些什么?”之上,那么,状态就会轻松很多。

听完这段话以后,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发现我在直播的时候,就是因为太关注自己的表现、以及别人觉得讲的好不好这件事上,所以会有很大的压力,反而平时能讲好的东西都讲不好了。

但如果换个角度,想一想自己的故事能给别人带去些什么,效果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故事里都能Get到不同的想法,所以也许自己说的内容也能引发别人不一样的思考也说不定。

这就是“利己”和“利他”的区别, 带着“利他”的心态去讲自己的内容,就能轻松很多。

(5)

虽然上面说了那么多,但其实现在我自己在每次讲话之前,依然会紧张。 我认为这种紧张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带着敬畏心做事说话,会让人更加谨慎, 不至于放飞自我说些大话或者是胡话。一旦开始讲了,反倒会慢慢平静下来,找到了感觉之后,在公共场合说话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分享了一些有关于生活中即兴演讲的小技巧,但我不会说这样的“即兴演讲”就是很容易的事情,毕竟任何事情只有在刻意练习之后才能掌握更多的技巧。

怎么把樊登读书的电子书导出来

1、打开《樊登读书会》APP,依次点击“设置”—“下载和缓存设置”—“下载位置”,找到下载的音频或视频保存位置信息。

2、打开手机中的文件管理后点击“Android”文件夹。

3、点击“data”,找到“com.ximalaya.ting.android”这个文件夹并将其打开。

4、依次打开“files”,“download”文件夹,打开之后即可看到该文件。

5、点击该文件,选择文件类型为“音频”,然后用自带的播放器即可播放。

6、通过手机QQ,将该文件发送到电脑,即可在电脑打开该文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