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安全包括哪些

2.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3.计算机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

4.系统安全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哪些

5.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包括

电脑系统安全管理有哪些,电脑的安全管理在哪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务。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对整个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计算机安全包括哪些

措施一:加密整个硬盘

措施二:安装反病毒和反间谍软件

措施三:锁定你的电脑(用硬件或软件)

措施四:安装跟踪软件

措施五:安装软件防火墙

措施六:保持更新

措施七:使用强口令

措施八:谨慎使用无线网络

措施九:禁用用户不需要的Windows服务

......

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哪三个方面

计算机安全主要包括:1、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安全,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是存储数据的安全及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非法访问,计算机电磁辐射硬件损坏的,由于计算机硬件本身就是向空间辐射的强大的脉冲源,就跟一个小电台差不多频率,在几十千周到上百千兆周,盗窃者可以接收计算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进行复原,获取计算机中的数据,2,计算机硬件安全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有一定要求,及计算机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清洁温度和湿度应该是合适,电压稳定以保证计算机硬件可靠的运行。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

计算机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包括4个方面:?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务。?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要通过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安全保密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利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对整个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扩展资料

防护策略

1、数据库管理安全防范

在具体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中经常出现各类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隐患,对数据库安全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例如,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可能会使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中遗留有害程序,这些程序十分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甚至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此,现代计算机用户和管理者应能够依据不同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控制防范措施,从意识上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保护,加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力度。

2、加强安全防护意识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各种用户登录信息,比如网银账号、微博、微信及支付宝等,这些信息的使用不可避免,但与此同时这些信息也成了不法分子的窃取目标,企图窃取用户的信息,登录用户的使用终端,将用户账号内的数据信息或者资金**。

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社会上很多用户的各个账号之间都是有关联的,一旦窃取成功一个账号,其它账号的窃取便易如反掌,给用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用户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拒绝下载不明软件,禁止点击不明网址、提高账号密码安全等级、禁止多个账号使用同一密码等,加强自身安全防护能力。

3、科学采用数据加密技术

对于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工作而言,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有效手段,它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从而保护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进而保障相关用户的切身利益。

数据加密技术的特点是隐蔽性和安全性,具体是指利用一些语言程序完成计算数据库或者数据的加密操作。当前市场上应用最广的计算机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保密通信、防复制技术及计算机密钥等,这些加密技术各有利弊,对于保护用户信息数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日常安全管理中,采用科学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是必要的,他除了能够大大降低病毒等程序入侵用户的重要数据信息外,还能够在用户的数据信息被入侵后,依然有能力保护数据信息不出现泄露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系统存有庞大的数据信息,对每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显然不现实,这就需要利用层次划分法,依据不同信息的重要程度合理进行加密处理,确保重要数据信息不会被破坏和窃取。

4、提高硬件质量

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不仅有软件质量,还有硬件质量,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区别,硬件系统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还必须重视硬件的使用年限问题,硬件作为计算机的重要构成要件,其具有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其性能会逐渐降低的特点,用户应注意这一点,在日常中加强维护与修理。例如,若某硬盘的最佳使用年限为两年,尽量不要使用其超过四年。

5、改善自然环境

改善自然环境是指改善计算机的灰尘、湿度及温度等使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中定期清理其表面灰尘,保证在其干净的环境下工作,可有效避免计算机硬件老化;最好不要在温度过高和潮湿的环境中使用计算机,注重计算机的外部维护。

6、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防火墙能够有效控制计算机网络的访问权限,通过安装防火墙,可自动分析网络的安全性,将非法网站的访问拦截下来,过滤可能存在问题的消息,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抵御能力,提高了网络系统的安全指数。

同时,还需要安装杀毒软件,这类软件可以拦截和中断系统中存在的病毒,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大有益处。

7、加强计算机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

入侵检测主要是针对数据传输安全检测的操作系统,通过IDS(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计算机与网络之间异常现象,通过报警的形式给予使用者提示。为更好的发挥入侵检测技术的作用,通常在使用该技术时会辅以密码破解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8、其他措施

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保障的措施还包括提高账户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网络监控技术的应用、加强计算机网络密码设置、安装系统漏洞补丁程序等。

系统安全的主要防护措施有哪些

物理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安全保密管理。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务。

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

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包括

内容如下:

1、物理安全控制。物理安全控制是指为保证系统各种设备和环境设施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

2、人员及管理控制。主要指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用户合法身份检验是防止有意或无意的非法进入系统的最常用的措施。

3、存取控制。通过用户鉴别,获得使用计算机权的用户,应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用户权限进行存取,称为存取控制。

4、数据加密。数据加密由加密(编码)和解密(解码)两部分组成。加密是将明文信息进行编码,使它转换成一种不可理解的内容。这种不可理解的内容称为密文。解密是加密的逆过程,即将密文还原成原来可理解的形式。

系统安全技术包括: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最小特权管理、访问控制、操作系统的安全标识和鉴别、硬件安全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表现有物理上分离:要求进程使用不同的物理实体。时间上分离:具有不同安全要求进程在不同时间运行。逻辑上分离:要求进程不能访问其允许范围外的实体。密码上分离:要求进程隐蔽数据及计算。

操作系统安全的主要目标:依据系统安全策略对用户的操作进行访问控制,防止用户对计算机资源的非法访问(窃取、篡改和破坏);标识系统中的用户和进行身份鉴别;监督系统运行时的安全性;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必要的安全机制:硬件安全机制访问控制机制:自主访问控制、安全标记与强制访问控制、客体重用。可追究机制:标识与鉴别、可信路径、安全审计。连续保护机制:系统完整性、隐蔽通道分析、最小特权管理、可信恢复。基本安全机制,包括:存储保护、运行保护、I/O保护

一、存储安全

1.虚地址空间存储进程的程序与数据的专用地址空间由硬件实现虚-实地址转换/映射

2.请求式页面调度操作系统建立一个作用于整个进程虚拟存储器的页面描述表,并在描述符中设置一个”ON DISK”标志,以指示那些页面不在物理存储器中, 此时要求进行中断页处理(整个进程用一个页表)

3.分段虚拟存储典型二段方案:分为用户空间与系统空间可变长分段与请求页面调度结合(每个进程的段数不同,每个段都有一个可变长的页面描述表)

二、运行保护

基于保护环的等级域机制:执行域:涉及内容为:执行方式、状态以及范围。域是分层的。保护环:分层图的图形像一组同心的环。环的编号越小,特权越高。安全概念:保护每一环免遭其他环的影响,并允许每层环有效地控制该环及更低特权环上的应用程序。

三、IO保护

I/O硬件保护机制:I/O是只能由操作系统执行的一种特权操作.I/O介质输出访问控制最简单的方式是将设备看成客体,仿佛它们都处于安全边界外。由于所有的I/O不是向设备写数据就是从设备接收数据,所以一个进行I/O操作的进程必须受到对设备的读/写两种访问控制。

因此,设备到介质间的路径可以不受什么约束,而处理器到设备间的路径则需要施以一定的读/写访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