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我电脑c盘和e盘分别有一个名为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的文件夹。

2.麻烦给我解释下“卷”,针对的是计算机专业术语的解释。谢谢

3.如何用U盘安装ISO原版Win8.1

4.硬盘如何分区

5.操作系统(四)文件管理

在我电脑c盘和e盘分别有一个名为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的文件夹。

电脑系统位于卷1是哪-重装系统 选择系统 位于卷

放心,这是系统文件夹,谁都有,RECYCLER这是储存已删除的文件夹

详细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中文名称可以翻译为“系统卷标信息”。这个文件夹里就存储着系统还原的备份信息。

“系统还原”是Windows XP最实用的功能之一,它采用“快照”的方式记录下系统在特定时间的状态信息,也就是所谓的“还原点”,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根据这些信息加以还原。还原点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自动创建的,包括系统检查点和安装还原点;另一种是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创建的,也叫手动还原点。随着用户使用系统时间的增加,还原点会越来越多,导致硬盘空间越来越少,最后还要被警告“磁盘空间不足”

1、在“我的电脑”图标上点右键,选择属性

2、选择系统还原选项卡

3、将“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打勾确定后即可

4、关闭“系统还原”后,就可以将该驱动器根目录下的“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文件夹删除。

如何获得对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的访问

概要

本文描述如何获得对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的访问。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是一个隐藏的系统文件夹,"系统还原"工具使用该文件夹来存储它的信息和还原点。您的计算机的每个分区上都有一个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出于疑难解答的目的,您可能需要获得对该文件夹的访问。

更多信息

要获得对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的访问,请遵循相应章节中的步骤。

使用 FAT32 文件系统的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或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1. 单击开始,然后单击我的电脑。

2.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文件夹选项。

3. 在查看选项卡上,单击"显示隐藏文件或文件夹"。

4. 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复选框。在提示您确定更改时,单击是。

5. 单击确定。

6. 双击以打开根目录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在域上使用 NTFS 文件系统的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1. 单击开始,然后单击我的电脑。

2.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文件夹选项。

3. 在查看选项卡上,单击"显示隐藏文件或文件夹"。

4. 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复选框。在提示您确定更改时,单击是。

5. 单击确定。

6. 右击根文件夹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然后单击"共享和安全"。

7. 单击安全性选项卡。

8. 单击添加,然后键入要授予该文件夹访问权限的用户的名称。选择相应的帐户位置(本地帐户或来自域)。通常,这是您登录时使用的帐户。单击确定,然后单击确定。

9. 双击以打开根目录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在工作组或独立计算机上使用 NTFS 文件系统的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1. 单击开始,然后单击我的电脑。

2. 在工具菜单上,单击文件夹选项。

3. 在查看选项卡上,单击"显示隐藏文件或文件夹"。

4. 清除"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复选框。在提示您确定更改时,单击是。

5. 清除"使用简单文件共享(推荐)"复选框。

6. 单击确定。

7. 右击根文件夹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然后单击属性。

8. 单击安全性选项卡。

9. 单击添加,然后键入要授予该文件夹访问权限的用户的名称。通常,这是您登录时使用的帐户。单击确定,然后单击确定。

10. 双击以打开根目录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备注:现在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的用户可以在正常模式下访问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在使用 NTFS 文件系统的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中还可以使用 Cacls 工具,该工具是一个命令行工具,用来显示或修改文件或文件夹的访问控制列表 (ACL)。有关 Cacls 工具的更多信息(包括用法和命令选项),请在"帮助"和"支持中心"中搜索"cacls"。

1. 单击开始,单击运行,键入 cmd,然后单击确定。

2. 确保您位于要获得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访问权的那个分区的根文件夹中。例如,若要获得 C:\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的访问权,确保位于驱动器 C 的根文件夹中(在"C:\"提示符处)。

3. 键入下面的行,然后按 ENTER 键:

cacls " driveletter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E /G username :F

确保键入此处所示的引号。该命令将具有"完全控制"权限的指定用户添加到文件夹。

4. 双击以打开根目录中的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

5. 如果在疑难解答后需要移除权限,请在命令提示处键入下行:

cacls " driveletter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E /R username

该命令将移除指定用户的所有权限。

将计算机重新启动到安全模式时,下列步骤同样有效,因为计算机在安全模式下运行时,简单文件共享会自动关闭。

1. 打开"我的电脑",右击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然后单击属性。

2. 单击安全性选项卡。

3. 单击添加,然后键入要授予该文件夹访问权限的用户的名称。通常,这是您登录时使用的帐户。

4. 单击确定,然后单击确定。

5. 双击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文件夹以打开它。

实际上,NT架构的系统(指Windows NT/2000/XP/2003)会为系统中的每个用户建立各自的回收站文件,如果分区文件系统是NTFS,则会保存在“Recycler”这个文件夹中,分别以每个用户的SID(用户安全标识符,用来代表用户,任何两个用户的标识符都不一样)做回收站的名字,就是类似“S-1-5-21-3643067059-557091897-448451853-500”这样的名字。查看“RECYCLER”文件夹里面的每一个回收站,发现都是当前用户的回收站里面的文件。那么怎么看到每个回收站里面实际的文件呢?在“运行”输入“cmd”,进入E盘,输入“cd \RECYCLER”,然后输入“dir /a /s”。其中回收站文件夹“S-1-5-21-3643067059-557091897-448451853-500”如下面所示

C:\RECYCLER>dir /a /s

驱动器 C 中的卷没有标签。

卷的序列号是 F8FD-6EC9

C:\RECYCLER 的目录

2007-07-16 19:34 <DIR> .

2007-07-16 19:34 <DIR> ..

2007-07-24 09:08 <DIR> S-1-5-21-746137067-1715567821-1417001333-1004

2007-07-16 19:34 <DIR> S-1-5-21-746137067-1715567821-1417001333-500

0 个文件 0 字节

C:\RECYCLER\S-1-5-21-746137067-1715567821-1417001333-1004 的目录

2007-07-24 09:08 <DIR> .

2007-07-24 09:08 <DIR> ..

2007-07-24 09:08 65 desktop.ini

2007-07-24 09:08 20 INFO2

2 个文件 85 字节

C:\RECYCLER\S-1-5-21-746137067-1715567821-1417001333-500 的目录

2007-07-16 19:34 <DIR> .

2007-07-16 19:34 <DIR> ..

2007-07-16 19:34 65 desktop.ini

2007-07-16 19:34 20 INFO2

2 个文件 85 字节

所列文件总数:

4 个文件 170 字节

8 个目录 6,214,123,520 可用字节

其实重装操作系统时,由于新建的回收站文件夹的名字和以前的截然不同,那么每次清空回收站时,都只能清空新建的回收站,而原来操作系统遗留下来的回收站却无法清空,导致白白浪费硬盘空间。(不过俺有常清理回收站的习惯所以基本上是空的,不过在NTFS格式下的RECYCLER还有着以前的留下的回收站,所以还是确定删掉)

打开资源管理器,进入“RECYCLER”文件夹,选中要清理的回收站文件夹“S-1-5-21-3643067059-557091897-448451853-500”,同时按Shift键和Del键,删除整个回收站文件夹,对于“RECYCLER”文件夹的每一个回收站也都这样处理。或选中“RECYCLER”文件夹,同时按Shift+Del组合键。删掉所有的回收站后,会报一个警告:不能删除系统文件夹RECYCLER,不用理睬,这是正常的。看下面的表里的就是我的J盘上的多余的回收站,现在3个.可以把这个RECLYCLER删掉.让系统重建.

麻烦给我解释下“卷”,针对的是计算机专业术语的解释。谢谢

硬盘上的存储区域。驱动器使用一种文件系统(如 FAT 或 NTFS)格式化卷,并给它指派一个驱动器号。单击“Windows 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相应的图标可以查看驱动器的内容。一个硬盘包括好多卷,一卷也可以跨越许多磁盘。

活动卷

计算机的启动卷。活动卷必须是动态磁盘上的简单卷。您不能将现有的动态卷标记为活动卷,但您可以将包含活动分区的基本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一旦将磁盘升级为动态磁盘,分区就变为活动的简单卷

镜像卷

在两个物理磁盘上复制数据的容错卷。通过使用两个相同的卷(被称为镜像),镜像卷提供了数据冗余以便复制包含在卷上的信息。镜像总位于另一个磁盘上。如果其中一个物理磁盘出现故障,则该故障磁盘上的数据将不可用,但是系统可以在其他磁盘上的镜像中继续操作。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镜像卷

RAID-5 卷

具有数据和奇偶校验的容错卷,间歇地分布于三个或更多的物理磁盘。奇偶校验是用于在失败后重建数据的计算值。如果物理磁盘的某一部分失效,您可以用余下的数据和奇偶校验重新创建磁盘上失效的那一部分上的数据。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 RAID-5 卷,您不能镜像或扩展 RAID-5 卷

简单卷

由单个动态磁盘的磁盘空间所组成的动态卷。简单卷可以由磁盘上的单个区域或同一磁盘上链接在一起的多个区域组成。可以在同一磁盘中扩展简单卷,或是扩展到其他磁盘。如果跨多个磁盘扩展简单卷,则该卷将成为跨区卷。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简单卷。简单卷不能容错,但是您可以镜像它们以生成一个镜像卷

其它卷

跨区卷:由多个物理磁盘上的磁盘空间组成的卷。可以通过向其他动态磁盘扩展来增加跨区卷的容量。只能在动态磁盘上创建跨区卷。跨区卷不能容错也不能被镜像 孤立卷:由于服务器的原因(如断电或硬盘磁头完全失败)而失败的镜像卷或 RAID-5 卷的一个成员。当该情况发生时,容错驱动程序决定它不再使用孤立成员,并将新的读取和写入定向到容错卷的其他成员 基本卷:驻留在基本磁盘上的主磁盘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启动卷:包含 Windows 操作系统及其支持文件的卷。启动卷可以是系统卷,但不必一定是系统卷 动态卷:驻留在动态磁盘上的卷。Windows 支持五种类型的动态卷:简单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和 RAID-5 卷。动态卷通过使用文件系统来格式化(例如,FAT 或 NTFS),并有一个分配给它的驱动器。

如何用U盘安装ISO原版Win8.1

1首先,我们准备好一个8GB以上的U盘;(建议USB3.0接口)

并成功制作U盘启动盘;

参阅百度经验:(选中标题,按住左键拖拽搜索相应经验)

如何制作U大师U盘启动盘(Merlin67)

如何下载Windows 8.1 Enterprise 企业版(Merlin67)

将成功下载的Windows 8.1 ISO原版文件拷贝至U盘;

2将含有Win8.1 ISO原版文件的U大师启动盘插到电脑USB接口上;(建议插到USB3.0接口上)

并选择或设置从相应U盘启动盘启动电脑;

参阅百度经验:(选中标题,按住左键拖拽搜索相应经验)

如何从U盘启动(Merlin67)

3 “运行U大师Win8pe精简版(适用新机)”;回车;

4开始进入PE系统;

5成功运行PE系统并自动运行“U大师智能快速装机”;

6若U大师智能快速装机没有自动运行,

可双击桌面快捷方式“U大师一键快速装机”

7若是新装硬盘,未分区,建议双击“分区工具DiskGenius”

对新硬盘事先进行分区;

8选中相应新硬盘;

(若有多个硬盘,千万不要选错了,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

(可以通过硬盘名称、分区及容量等信息区分)

9选中相应硬盘空闲空间,单击“新建分区”;

选择“主磁盘分区”;

选择“NTFS”;

输入分区大小;(建议60GB以上,若是小容量的固态硬盘,建议直接按默认的建一个分区即可,否则分区过多过小,反而影响使用)

单击“确定”;

10单击“保存更改”;

11单击“是”;

12单击“是”格式化;

13新硬盘成功创建分区并格式化;

14准备好要安装的系统分区后,

再回到智能快速装机,

选中相应Windows 8.1 ISO原版文件;

单击“打开”;

15正确选择Win8.1 ISO原版文件后,

选中要安装的系统分区;(可根据盘符、卷标、大小等信息区分,千万不要选错了,否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若ISO文件正常,且分区支持,映像名会自动显示出来;

单击“开始”;

16格式为NTFS(推荐);

单击“确定”;

17

开始还原文件到分区;

完成后“立即重启”;

18

文件还原成功后,重启时要选择或设置从相应硬盘启动;

若以后此硬盘分区是常用的启动盘,建议直接设置成第一个启动盘;

19

若检测到多个操作系统,

正确选择相应系统;(通过位于卷区分,如:位于卷1)

20

开始引导;

21

正确设置区域或语言;

22

接受许可条款;

23个性化设置,

单击“下一步”;

24可选择“使用快速设置”或“自定义”;

以自定义为例;:

25按需设置网络;

26按需设置Windows更新等;

27若没有特殊需求,

直接依次单击“下一步”即可;

28正确输入Microsoft帐户及密码,单击“下一步”;

若没有Microsoft帐户,可以创建一个新帐户;

参阅百度经验:(选中标题,按住左键拖拽搜索相应经验)

如何注册microsoft帐户需要哪些信息(Merlin67)

29输入电子邮箱验证;

30输入电子邮箱收到的代码;

若收不到,可单击“我暂时无法执行此操作”;

31开始安装应用,

32成功登录系统;

接下来若有部分硬件没有自动安装驱动,

安装相应驱动及常用软件,即可开始使用Windows 8.1了。

若你有正版密钥,激活当然方便,若没有,从网上下载激活工具也可轻松激活Windows 8.1。

硬盘如何分区

硬盘如何分区

硬盘分区并不复杂,只要你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步为营,很快就能学会的! 首先你需要利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在提示符后敲入命令fdisk,然后回车,将会看到以下画面: 大意是说磁盘容量已经超过了512M,为了充分发挥磁盘的性能,建议选用FAT32文件系统,输入“Y”键后按回车键。

现在已经进入了Fdisk的主画面,里面的选项虽然不多,但选项下面还有选项,操作时注意别搞混了。 图中选项解释: 1、创建DOS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2、设置活动分区 3、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4、显示分区信息 选择“1”后按回车键,中文解释显示如下: 释义: 1、创建主分区 2、创建扩展分区 3、创建逻辑分区 一般说来,硬盘分区遵循着“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次序原则,而删除分区则与之相反。

一个硬盘可以划分多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划分那么多,一个足矣。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而逻辑分区是对扩展分区再行划分得到的。

一、创建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 选择“1”后回车确认,Fdisk开始检测硬盘…… 你是否希望将整个硬盘空间作为主分区并激活?主分区一般就是C盘,随着硬盘容量的日益增大,很少有人硬盘只分一个区,所以按“N”并按回车。 显示硬盘总空间,并继续检测硬盘…… 设置主分区的容量,可直接输入分区大小(以MB为单位)或分区所占硬盘容量的百分比(%),回车确认。

主分区C盘已经创建,按ESC键继续操作。 二、创建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 回复至Fdisk主菜单,选择“1”继续操作。

这一步选“2”,开始创建扩展分区。 硬盘检验中,稍候…… 习惯上我们会将除主分区之外的所有空间划为扩展分区,直接按回车即可。

当然,如果你想安装微软之外的操作系统,则可根据需要输入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或百分比。 扩展分区创建成功!按ESC键继续操作。

硬盘分区咋个分?

[编辑本段]什么是分区? 分区从实质上说就是对硬盘的一种格式化。

当我们创建分区时,就已经设置好了硬盘的各项物理参数,指定了硬盘主引导记录(即Master Boot Record,一般简称为MBR)和引导记录备份的存放位置。而对于文件系统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管理硬盘所需要的信息则是通过之后的高级格式化,即Format命令来实现。

安装操作系统和软件之前,首先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然后才能使用硬盘保存各种信息。许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是分区就一定要把硬盘划分成好几个部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只创建一个分区使用全部或部分的硬盘空间。

不过,不论我们划分了多少个分区,也不论使用的是SCSI硬盘还是IDE硬盘,都必须把硬盘的主分区设定为活动分区,这样才能够通过硬盘启动系统。 [编辑本段]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DOS和FAT文件系统最初都被设计成可以支持在一块硬盘上最多建立24个分区,分别使用从C到Z 24个驱动器盘符。

但是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表最多只能包含4个分区记录,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DOS的分区命令FDISK允许用户创建一个扩展分区,并且在扩展分区内在建立最多23个逻辑分区,其中的每个分区都单独分配一个盘符,可以被计算机作为独立的物理设备使用。关于逻辑分区的信息都被保存在扩展分区内,而主分区和扩展分区的信息被保存在硬盘的MBR内。

这也就是说无论硬盘有多少个分区,其主启动记录中只包含主分区(也就是启动分区)和扩展分区两个分区的信息。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原理 硬盘分区之后,会形成3种形式的分区状态;即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非DOS分区。

在硬盘中非DOS分区(Non-DOS Partition)是一种特殊的分区形式,它是将硬盘中的一块区域单独划分出来供另一个操作系统使用,对主分区的操作系统来讲,是一块被划分出去的存储空间。只有非DOS分区内的操作系统才能管理和使用这块存储区域,非DOS分区之外的系统一般不能对该分区内的数据进行访问。

主分区则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分区,通常位于硬盘的最前面一块区域中,构成逻辑C磁盘。其中的主引导程序是它的一部分,此段程序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引导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操作系统。

此段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引导,但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 而扩展分区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极容易造成硬盘分区与逻辑磁盘混淆;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引导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

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并且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 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DOS分区,当然无法读写。

很多人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 [编辑本段]硬盘分区的常见格式: 1、fat16 对电脑老"鸟"而言,对这种硬盘分区格式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大都是通过这种分区格式认识和踏入电脑门槛的。

它采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能支持的最大分区为2gb,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获得操作系统支持最多的一种磁盘分区格式,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一种格式,从dos、win 3.x、win 95、win 97到win 98、windows nt、win 2000/XP,甚至火爆一时的linux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但是fat16分区格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硬盘的实际利用效率低。

因为在dos和windows系统中,磁盘文件的分配是以簇为单位的,一个簇只分配给一个文件使用,不管这个文件占用整个簇容量的多少。而且每簇的大小由硬盘分区的大小来决定,分区越大,簇就越大。

例如1gb的硬盘若只分一个区,那么簇的大小是32kb,也就是说,即使一个文件只有1字节长,存储时也要占32kb的硬盘空间,剩余的空间便全部闲置在那里,这样就导致了磁盘空间的极大浪费。fat16支持的分区越大,磁盘上每个簇的容量也越大,造成的浪费也越大。

所以随着当前主流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这种缺点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克服fat16的这个弱点,微软公司在win 97操作系统中推出了一种全新的磁盘分区格式fat32。

2、fat32 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使其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对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运用fat32的分区格式后,用户可以将一个大硬盘定义成一个分区,而不必分为几个分区使用,大大方便了对硬盘的管理工作。而且,fat32还具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在一个不超过8gb的分区中,fat32分区格式的每个簇容量都固定为4kb,与fat16相比,可以大大地减少硬盘空间的浪费,提高了硬盘利用效率。

目前,支持这一磁盘分区格式的操作系统有win 97、win 98和win 2000/XP。但是,这种分区格式也有它的缺点,首先是采用fat32格式分区的磁盘,由于文件分配表的扩大,运行速度比采用fat16格式分区的硬盘要慢;另外,由于dos系统和某些早期的应用软件不支持这种分区格式,所以采用这种分区格式后,就无法再使用老的dos操作系统和某些旧的应用软件了。

3、ntfs ntfs分区格式是一般电脑用户感到陌生的,它是网络操作系统。

电脑硬盘怎样分区较为合理呢?

目前80GB以上的硬盘已成为装机主流,面对容量如此之大的硬盘,如何进行合理分区使其得到充分的应用是朋友们十分关心的话题。

这里,笔者就来说说自己的分区方法供大家参考。 硬盘容量太大,分区时不能像使用小硬盘一样将每个分区的容量都限定在3、4GB。

如果这样分区,就会造成分区太多的情况。对于大容量硬盘来说,分区太多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浪费空间多,分区过多导致可充分利用的空间减少而引起浪费,并且由于目前的软件体积较大,还有可能引发空间不足;二是分区越多则形成的分区表越大,分区表出错的几率也增大。

从另一个角度讲,单个分区太大,同样难以管理。大容量的分区会因为簇太大造成小文件占据大空间的浪费。

因此,在分区之前应先考虑好操作系统的选择与分区文件模式的选择两个问题。 若使用Windows 98/Me操作系统,则硬盘最大分区不能超过20GB,超过20GB则由于使用的簇太大容易造成空间浪费;若使用Windows 2000/XP/2003操作系统,则最大分区容量不能超过137GB,否则极易出现容量无法识别的问题。

在分区文件模式的选择上应根据需要合理选用FAT32或NTFS格式。选用FAT32分区格式,可以用Ghost来为此分区做备份,但若是用FAT32格式分出较大的单个分区,则备份后的文件体积也相应较大;NTFS格式的簇比较合理,能有效地利用磁盘空间,不容易产生碎片,还对单个的大文件读写有优化功能,是值得大硬盘用户使用的分区格式。

因此,建议在分区时两种分区格式结合使用。 笔者的考虑是将硬盘按系统、软件、资料和备份四大类进行分区。

以80GB硬盘为例,每个操作系统各占用一个约5GB左右的分区、个人文档区占10GB左右、软件存放区20GB、娱乐区30GB,资料备份区10GB,这样累计只用六七个左右的存储区即可将硬盘划分完毕。 操作系统所占分区无须太大,有5GB左右足以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个人文档区则可用来存放“我的文档”、“IE临时文件夹”、“TEMP(系统临时文件夹)”以及虚拟内存文件。

虚拟内存文件、TEMP、IE文件夹都可以两个系统共用。此外,像QQ、Foxmail、优化大师等应用软件也可安装在此分区中,只需在一个系统中安装一次即可实现共用,减少了垃圾文件的产生。

操作系统及个人文档分区均采用FAT32模式,这样可以用Ghost来为它们做备份。 MP3、**、等均属于不需要反复整理及更新的大文件,可以专门划分到一个NTFS格式的大分区中。

在此分区内建立几个与之相对应的文件夹进行分类,便于管理。 下面以80GB硬盘为例,针对不同的电脑应用类型推荐一下分区方案。

■家用娱乐型分区方案 作为家用娱乐类型的电脑,其主要用途在于满足娱乐、游戏、学习、上网等等需要。Windows 98对于娱乐游戏支持都比较好,因此可以在其下安装游戏软件;Windows XP则以稳定取胜,可用于学习和上网。

■办公应用型分区方案 商用电脑最大的要求就是要“稳”,因此,总是蓝屏机的Windows 98系统只好弃而采用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了。 另外,公司往来的邮件及客户资料不能与系统盘存放在同一盘符里,而应另存一分区并用系统自带的备份程序进行备份。

■游戏型分区方案 一个游戏爱好者对于硬盘容量的要求是无止境的,但同时由于还要兼顾网络游戏,因此建议安装双操作系统。对于光盘版的游戏最好安装虚拟光驱,然后对光盘做镜像,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对光驱的损耗。

以上针对80GB容量硬盘分区做了一些方案推荐,目前市面上还有60GB或高达120GB以上容量的硬盘,分区时也可参考上述方案。硬盘容量再大,只要记住分区不宜太多,合理选择分区模式,就能让你的硬盘充分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硬盘分区的步骤

硬盘分区并不复杂,只要你按照下面的图示步步为营,很快就能学会的!首先你需要利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计算机,下图是软盘启动后得到的画面:在提示符后敲入命令fdisk,然后回车,将会看到以下画面:画面大意是说磁盘容量已经超过了512M,为了充分发挥磁盘的性能,建议选用FAT32文件系统,输入“Y”键后按回车键。

现在已经进入了Fdisk的主画面,里面的选项虽然不多,但选项下面还有选项,操作时注意别搞混了。图中选项解释:1、创建DOS分区或逻辑驱动器2、设置活动分区3、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4、显示分区信息接下来将讲解如何创建新分区,选择“1”后按回车键,画面显示如下:图中释义:1、创建主分区2、创建扩展分区3、创建逻辑分区一般说来,硬盘分区遵循着“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次序原则,而删除分区则与之相反。

一个硬盘可以划分多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划分那么多,一个足矣。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而逻辑分区是对扩展分区再行划分得到的。

一、创建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选择“1”后回车确认,Fdisk开始检测硬盘……你是否希望将整个硬盘空间作为主分区并激活?主分区一般就是C盘,随着硬盘容量的日益增大,很少有人硬盘只分一个区,所以按“N”并按回车。显示硬盘总空间,并继续检测硬盘……设置主分区的容量,可直接输入分区大小(以MB为单位)或分区所占硬盘容量的百分比(%),回车确认。

主分区C盘已经创建,按ESC键继续操作。二、创建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回复至Fdisk主菜单,选择“1”继续操作。

这一步选“2”,开始创建扩展分区。硬盘检验中,稍候……习惯上我们会将除主分区之外的所有空间划为扩展分区,直接按回车即可。

当然,如果你想安装微软之外的操作系统,则可根据需要输入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或百分比。扩展分区创建成功!按ESC键继续操作。

三、创建逻辑分区(Logical Drives)画面提示没有任何逻辑分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创建逻辑分区。前面提过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划分,在此输入第一个逻辑分区的大小或百分比,最高不超过扩展分区的大小。

逻辑分区D已经创建。如法炮制,继续创建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E已经创建,按ESC返回。当然,你还可以创建更多的逻辑分区,一切由你自己决定。

放松一下。

!四、设置活动分区(Set Active Partition)又回复至主菜单,选“2”设置活动分区。只有主分区才可以被设置为活动分区! 选择数字“1”,即设C盘为活动分区。

当硬盘划分了多个主分区后,可设其中任一个为活动分区。C盘已经成为活动分区,按ESC键继续。

五、注意事项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分区才能够生效;重启后必须格式化硬盘的每个分区,这样分区才能够使用。六、删除分区如果你打算对一块硬盘重新分区,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删除旧分区!因此仅仅学会创建分区是不够的!删除分区,在Fdisk主菜单中选“3”后按回车键。

删除分区的顺序从下往上,即“非DOS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主分区”。注意:除非你安装了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否则一般不会产生非DOS分区。

所以在此选先选“3”。输入欲删除的逻辑分区盘符,按回车确定。

敲入该分区的盘符(卷标),无则留空。

硬盘怎样分区我有一个10G的硬盘想给它分成两个区怎样做?谢谢!

如果是电脑硬盘,10G并不大,如果是,安装系统只能安装2000以下的系统。

C盘划分5G,剩余磁盘划分为D盘。 如果你指的是移动硬盘,如果已经格式化,可以这样: 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右键移动硬盘盘符--删除分区--然后右键点击“未划分的空间”--创建分区,如果想划分为两个分区,比如两个5G的分区,这样:点击创建分区后,出现的界面中,输入5120MB,然后进入下一个界面--删除“新加卷”--用FAT32或NTFS格式化,完成后,把剩下的空间创建成另外一个空间即可。

电脑硬盘分区怎么分

FDISK分区详解先看一下硬盘的简单结构吧一、分区界面 首先,进入DOS状态(最好是用启动盘进入) 在提示符下键入fidsk回车,进入fdisk界面。

画面大意是说磁盘容量已经超过了512M,为了充分发挥磁盘的性能,让一个盘的分区超过2GB,建议选用FAT32文件系统,(可参阅“分区基础”)输入“Y”键后按回车键。进入主界面。

里面的选项不多,但选项下面还有选项,操作时请注意。 图中选项解释: 1、创建DOS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2、设置活动分区 3、删除分区或逻辑驱动器 4、显示分区信息二、删除分区如果你的硬盘以经分过区,想重新分区,就要首先删除旧分区!(当然,数据就全丢了。)

如果你是新硬盘,就直接到下一节-“创建分区”吧! 选择上图菜单中的第三项(3. delete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进入删除分区操作界面。 图中选项解释: 1、删除主分区 2、删除扩展分区 3、删除扩展分区中逻辑分区 4、删除非DOS分区删除分区的顺序从下往上,即“非DOS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主分区”。

删除扩展分区中逻辑分区 除非你安装了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否则一般不会产生非DOS分区。所以在此选先选“3”。

进入删除逻辑分区界面,键入要删除分区的盘符 输入卷标(如无,直接回车。如果卷标为中文,可以退回到DOS提示符状态,格式化该盘。)

按“Y”确认删除。 用一样的做法,将所有逻辑分区删除。

删除扩展分区 按"ESC"键返回到fdisk主界面菜单,再次选“3”,之后进入删除扩展分区界面(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按“Y”确认删除。

扩展分区即被删除。删除主分区 按"ESC"键返回到fdisk主界面菜单,再次选“3”,之后进入删除主分界面(dele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按“1”,表示删除第一个主分区。当有多个主分区时,需要分别删除。

输入卷标,按“Y”确认删除。 主分区即被删除。

即所有分区都被删除。 按"ESC"键返回到fdisk主界面菜单,准备下一节的创建分区。

三、创建分区 在fdisk主界面菜单中选择“1”后按回车键,进入创建分区界面。 图中选项解释: 1、创建主分区 2、创建扩展分区 3、创建逻辑分区 硬盘分区遵循着“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的次序原则,正好和删除分区相反。

一个硬盘可以划分多个主分区,但没必要划分那么多,一个足矣。 主分区之外的硬盘空间就是扩展分区,而逻辑分区是对扩展分区再行划分得到的。

(前面第一张图。)[windsn]创建主分区 在创建分区界面中选择“1”后回车确认,Fdisk开始检测硬盘…… 检测无误之后,出现选择:你是否希望将整个硬盘空间作为主分区并激活?主分区一般就是C盘,随着硬盘容量的日益增大,很少有人硬盘只分一个区,所以这里选“N”并按回车。

继续检测硬盘……此时会显示硬盘总空间 检测完毕后,设置主分区的容量,可直接输入分区大小(以MB为单位)或分区所占硬盘容量的百分比(%),回车确认。 主分区C盘即被创建,按ESC键继续操作。

创建扩展分区 在Fdisk主菜单,选择“1”,之后再选2进入创建扩展分区(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界面。同样,首先是硬盘检验中,稍候…… 检测完毕后,会显示硬盘况空间大小和剩余空间大小,并要设置扩展分区的容量。

一般我们会将除主分区之外的所有空间划为扩展分区,直接按回车即可。当然,如果你想安装微软之外的操作系统,则可根据需要输入扩展分区的空间大小或百分比。

扩展分区即被创建!此时,按下ESC键后会直接进入创建逻辑分区界面。创建逻辑分区 由于已经进入创建逻辑分区过程,硬盘继续被检测。

检测完毕后,会显示扩展分区所占空间大小,并要设置逻辑分区大小。 此时,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想在除C盘之外在分几个盘?) 注:在此输入的百分比,是指所占扩展分区空间大小的百分比。

如这里我们想创建DE两个分区,在此时输入d盘的分区大小(这里是10%),D盘就会被创建,硬盘会再次被检测,以待创建其它的盘。 硬盘检测完毕,会显示剩余空间大小,再次输入E盘的分区大小(这里是90%),E盘即被创建。

此时,所有分区就以创建完毕。 有人此时就会重新启动计算机,枝格式化,装系统了。

不行,还需要激活主分区四、设置活动分区 回到fdisk主界面菜单,选择2(Set active partition),进入设置活动分区界面。 只有主分区才可以被设置为活动分区! 选择数字“1”,即设C盘为活动分区。

C盘就会被激活,此时会看到C标志后会多一个“A”的标志。 OK!搞定,按ESC返回主界面。

五、重启系统 在主界面再按ESC,会有提示。 分区后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样分区才能够生效;重启后必须格式化硬盘的每个分区,这样分区才能够使用。

六、格式化 重新启动计算机后,再进入DOS界面,在提示符下键入Format c:,回车! OK!哈哈!分区完毕!可以装系统了。

硬盘分区方式有哪些?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它仅仅是一个指向下一个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

这样在主引导扇区中除了主分区外,仅需要存储一个被称为扩展分区的分区数据,通过这个扩展分区的数据可以找到下一个分区(实际上也就是下一个逻辑磁盘)的起始位置,以此起始位置类推可以找到所有的分区。无论系统中建立多少个逻辑磁盘,在主引导扇区中通过一个扩展分区的参数就可以逐个找到每一个逻辑磁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主分区之后的各个分区是通过一种单向链表的结构来实现链接的,因此,若单向链表发生问题,将导致逻辑磁盘的丢失。

操作系统(四)文件管理

文件—就是一组有意义的信息/数据集合

文件属于抽象数据类型。为了恰当地定义文件,需要考虑有关文件的操作。操作系统提供系统调用,它对文件进行创建、写、读、重定位、搠除和截断等操作。

所谓的“逻辑结构”,就是指在用户看来,文件内部的数据应该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而“物理结构”指的是在操作系统看来,文件的数据是如何存放在外存中的。

无结构文件:文件内部的数据就是一系列二进制流或字符流组成。又称“流式文件”

文件内部的数据其实就是一系列字符流,没有明显的结构特性。因此也不用探讨无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问题。

有结构文件:由一组相似的记录组成,又称“记录式文件”。每条记录又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1] 一般来说,每条记录有一个数据项可作为关键字。根据各条记录的长度(占用的存储空间)是否相等,又可分为定长记录和可变长记录两种。有结构文件按记录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

对于含有N条记录的顺序文件,查找某关键字值的记录时,平均需要查找N/2次。在索引顺序文件中,假设N条记录分为√N组,索引表中有√N个表项,每组有√N条记录,在查找某关键字值的记录时,先顺序查找索引表,需要查找√N /2次,然后在主文件中对应的组中顺序查找,也需要查找√N/2次,因此共需查找√N/2+√N/2=√N次。显然,索引顺序文件提高了查找效率,若记录数很多,则可采用两级或多级索引

FCB的有序集合称为“文件目录”,一个FCB就是一个文件目录项。FCB中包含了文件的基本信息(文件名、物理地址、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等),存取控制信息(是否可读/可写、禁止访问的用户名单等),使用信息(如文件的建立时间、修改时间等)。最重要,最基本的还是文件名、文件存放的物理地址。

对目录的操作如下:

操作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种目录结构:

早期操作系统并不支持多级目录,整个系统中只建立一张目录表,每个文件占一个目录项。

单级目录实现了“按名存取”,但是不允许文件重名。在创建一个文件时,需要先检查目录表中有没有重名文件,确定不重名后才能允许建立文件,并将新文件对应的目录项插入目录表中。显然, 单级目录结构不适用于多用户操作系统。

早期的多用户操作系统,采用两级目录结构。分为主文件目录(MFD,Master File Directory)和用户文件目录(UFD,User Flie Directory)。

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重名。文件名虽然相同,但是对应的其实是不同的文件。两级目录结构允许不同用户的文件重名,也可以在目录上实现实现访问限制(检查此时登录的用户名是否匹配)。但是两级目录结构依然缺乏灵活性,用户不能对自己的文件进行分类

用户(或用户进程)要访问某个文件时要用文件路径名标识文件,文件路径名是个字符串。各级目录之间用“/”隔开。从根目录出发的路径称为绝对路径。

系统根据绝对路径一层一层地找到下一级目录。刚开始从外存读入根目录的目录表;找到目录的存放位置后,从外存读入对应的目录表;再找到目录的存放位置,再从外存读入对应目录表;最后才找到文件的存放位置。整个过程需要3次读磁盘I/O操作。

很多时候,用户会连续访问同一目录内的多个文件,显然,每次都从根目录开始查找,是很低效的。因此可以设置一个“当前目录”。此时已经打开了的目录文件,也就是说,这张目录表已调入内存,那么可以把它设置为“当前目录”。当用户想要访问某个文件时,可以使用从当前目录出发的“相对路径”

可见,引入“当前目录”和“相对路径”后,磁盘I/O的次数减少了。这就提升了访问文件的效率。

树形目录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对文件进行分类,层次结构清晰,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文件的管理和保护。但是,树形结构不便于实现文件的共享。为此,提出了“无环图目录结构”。

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指向同一个文件,甚至可以指向同一个目录(共享同一目录下的所有内容)。需要为每个共享结点设置一个共享计数器,用于记录此时有多少个地方在共享该结点。用户提出删除结点的请求时,只是删除该用户的FCB、并使共享计数器减1,并不会直接删除共享结点。只有共享计数器减为0时,才删除结点。

其实在查找各级目录的过程中只需要用到“文件名”这个信息,只有文件名匹配时,才需要读出文件的其他信息。因此可以考虑让目录表“瘦身”来提升效率。

当找到文件名对应的目录项时,才需要将索引结点调入内存,索引结点中记录了文件的各种信息,包括文件在外存中的存放位置,根据“存放位置”即可找到文件。存放在外存中的索引结点称为“磁盘索引结点”,当索引结点放入内存后称为“内存索引结点”。相比之下内存索引结点中需要增加一些信息,比如:文件是否被修改、此时有几个进程正在访问该文件等。

为文件设置一个“口令”(如:abc112233),用户请求访问该文件时必须提供“口令”。

优点:保存口令的空间开销不多,验证口令的时间开销也很小。

缺点:正确的“口令”存放在系统内部,不够安全。

使用某个“密码”对文件进行加密,在访问文件时需要提供正确的“密码”才能对文件进行正确的解密。 [3]

优点:保密性强,不需要在系统中存储“密码”

缺点:编码/译码,或者说加密/解密要花费一定时间。

在每个文件的FCB(或索引结点)中增加一个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 List, ACL),该表中记录了各个用户可以对该文件执行哪些操作。

有的计算机可能会有很多个用户,因此访问控制列表可能会很大,可以用精简的访问列表解决这个问题

精简的访问列表:以“组”为单位,标记各“组”用户可以对文件执行哪些操作。当某用户想要访问文件时,系统会检查该用户所属的分组是否有相应的访问权限。

索引结点,是一种文件目录瘦身策略。由于检索文件时只需用到文件名,因此可以将除了文件名之外的其他信息放到索引结点中。这样目录项就只需要包含文件名、索引结点指针。

索引结点中设置一个链接计数变量count,用于表示链接到本索引结点上的用户目录项数。

当User3访问“ccc”时,操作系统判断文件“ccc”属于Link类型文件,于是会根据其中记录的路径层层查找目录,最终找到User1的目录表中的“aaa”表项,于是就找到了文件1的索引结点。

类似于内存分页,磁盘中的存储单元也会被分为一个个“块/磁盘块/物理块”。很多操作系统中,磁盘块的大小与内存块、页面的大小相同

内存与磁盘之间的数据交换(即读/写操作、磁盘I/O)都是以“块”为单位进行的。即每次读入一块,或每次写出一块

在内存管理中,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被分为一个一个页面同样的,在外存管理中,为了方便对文件数据的管理,文件的逻辑地址空间也被分为了一个一个的文件“块”。于是文件的逻辑地址也可以表示为(逻辑块号,块内地址)的形式。用户通过逻辑地址来操作自己的文件,操作系统要负责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连续分配方式要求每个文件在磁盘上占有一组连续的块。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可以直接算出逻辑块号对应的物理块号,物理块号=起始块号+逻辑块号。还需要检查用户提供的逻辑块号是否合法(逻辑块号≥ 长度就不合法)因此 连续分配支持顺序访问和直接访问 (即随机访问)

读取某个磁盘块时,需要移动磁头。访问的两个磁盘块相隔越远,移动磁头所需时间就越长。 连续分配的文件在顺序读/写时速度最快,物理上采用连续分配的文件不方便拓展,且存储空间利用率低,会产生难以利用的磁盘碎片可以用紧凑来处理碎片,但是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代价。。

链接分配采取离散分配的方式,可以为文件分配离散的磁盘块。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

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i,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从目录项中找到起始块号(即0号块),将0号逻辑块读入内存,由此知道1号逻辑块存放的物理块号,于是读入1号逻辑块,再找到2号逻辑块的存放位置……以此类推。因此,读入i号逻辑块,总共需要i+1次磁盘I/O。

采用链式分配(隐式链接)方式的文件,只支持顺序访问,不支持随机访问,查找效率低。另外,指向下一个盘块的指针也需要耗费少量的存储空间。但是,采用隐式链接的链接分配方式,很方便文件拓展。另外,所有的空闲磁盘块都可以被利用,不会有碎片问题,外存利用率高。

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一张表中。即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一个磁盘仅设置一张FAT 。开机时,将FAT读入内存,并常驻内存。FAT的各个表项在物理上连续存储,且每一个表项长度相同,因此“物理块号”字段可以是隐含的。

从目录项中找到起始块号,若i>0,则查询内存中的文件分配表FAT,往后找到i号逻辑块对应的物理块号。 逻辑块号转换成物理块号的过程不需要读磁盘操作。

采用链式分配(显式链接)方式的文件,支持顺序访问,也支持随机访问 (想访问i号逻辑块时,并不需要依次访问之前的0 ~ i-1号逻辑块), 由于块号转换的过程不需要访问磁盘,因此相比于隐式链接来说,访问速度快很多。显然,显式链接也不会产生外部碎片,也可以很方便地对文件进行拓展。

索引分配允许文件离散地分配在各个磁盘块中,系统会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索引表中记录了文件的各个逻辑块对应的物理块(索引表的功能类似于内存管理中的页表——建立逻辑页面到物理页之间的映射关系)。索引表存放的磁盘块称为索引块。文件数据存放的磁盘块称为数据块。

在显式链接的链式分配方式中,文件分配表FAT是一个磁盘对应一张。而索引分配方式中,索引表是一个文件对应一张。可以用固定的长度表示物理块号 [4] ,因此,索引表中的“逻辑块号”可以是隐含的。

用户给出要访问的逻辑块号i,操作系统找到该文件对应的目录项(FCB)…从目录项中可知索引表存放位置,将索引表从外存读入内存,并查找索引表即可只i号逻辑块在外存中的存放位置。

可见, 索引分配方式可以支持随机访问。文件拓展也很容易实现 (只需要给文件分配一个空闲块,并增加一个索引表项即可)但是 索引表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索引块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每个文件必须有一个索引块,因此索引块应尽可能小,但索引块太小就无法支持大文件,可以采用以下机制:

空闲表法适用于“连续分配方式”。分配磁盘块:与内存管理中的动态分区分配很类似,为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同样可采用首次适应、最佳适应、最坏适应等算法来决定要为文件分配哪个区间。回收磁盘块:与内存管理中的动态分区分配很类似,当回收某个存储区时需要有四种情况——①回收区的前后都没有相邻空闲区;②回收区的前后都是空闲区;③回收区前面是空闲区;④回收区后面是空闲区。总之,回收时需要注意表项的合并问题。

操作系统保存着链头、链尾指针。如何分配:若某文件申请K个盘块,则从链头开始依次摘下K个盘块分配,并修改空闲链的链头指针。如何回收:回收的盘块依次挂到链尾,并修改空闲链的链尾指针。适用于离散分配的物理结构。为文件分配多个盘块时可能要重复多次操作

操作系统保存着链头、链尾指针。如何分配:若某文件申请K个盘块,则可以采用首次适应、最佳适应等算法,从链头开始检索,按照算法规则找到一个大小符合要求的空闲盘区,分配给文件。若没有合适的连续空闲块,也可以将不同盘区的盘块同时分配给一个文件,注意分配后可能要修改相应的链指针、盘区大小等数据。如何回收:若回收区和某个空闲盘区相邻,则需要将回收区合并到空闲盘区中。若回收区没有和任何空闲区相邻,将回收区作为单独的一个空闲盘区挂到链尾。 离散分配、连续分配都适用。为一个文件分配多个盘块时效率更高

位示图:每个二进制位对应一个盘块。在本例中,“0”代表盘块空闲,“1”代表盘块已分配。位示图一般用连续的“字”来表示,如本例中一个字的字长是16位,字中的每一位对应一个盘块。因此可以用(字号,位号)对应一个盘块号。当然有的题目中也描述为(行号,列号)

盘块号、字号、位号从0开始,若n表示字长,则

如何分配:若文件需要K个块,①顺序扫描位示图,找到K个相邻或不相邻的“0”;②根据字号、位号算出对应的盘块号,将相应盘块分配给文件;③将相应位设置为“1”。如何回收:①根据回收的盘块号计算出对应的字号、位号;②将相应二进制位设为“0”

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不适用于大型文件系统,因为空闲表或空闲链表可能过大。UNIX系统中采用了成组链接法对磁盘空闲块进行管理。文件卷的目录区中专门用一个磁盘块作为“超级块”,当系统启动时需要将超级块读入内存。并且要保证内存与外存中的“超级块”数据一致。

进行Create系统调用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Create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两件事:

进行Delete系统调用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Delete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

事:

在很多操作系统中,在对文件进行操作之前,要求用户先使用open系统调用“打开文件”,需要提供的几个主要参数:

操作系统在处理open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事:

进程使用完文件后,要“关闭文件”

操作系统在处理Close系统调用时,主要做了几件事:

进程使用read系统调用完成写操作。需要指明是哪个文件(在支持“打开文件”操作的系统中,只需要提供文件在打开文件表中的索引号即可),还需要指明要读入多少数据(如:读入1KB)、指明读入的数据要放在内存中的什么位置。操作系统在处理read系统调用时,会从读指针指向的外存中,将用户指定大小的数据读入用户指定的内存区域中。

进程使用write系统调用完成写操作,需要指明是哪个文件(在支持“打开文件”操作的系统中,只需要提供文件在打开文件表中的索引号即可),还需要指明要写出多少数据(如:写出1KB)、写回外存的数据放在内存中的什么位置操作系统在处理write系统调用时,会从用户指定的内存区域中,将指定大小的数据写回写指针指向的外存。

寻找时间(寻道时间)T S :在读/写数据前,将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所花的时间。

延迟时间T R :通过旋转磁盘,使磁头定位到目标扇区所需要的时间。设磁盘转速为r(单位:转/秒,或转/分),则平均所需的延迟时间

传输时间T t :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假设磁盘转速为r,此次读/写的字节数为b,每个磁道上的字节数为N。则

总的平均存取时间Ta

延迟时间和传输时间都与磁盘转速相关,且为线性相关。而转速是硬件的固有属性,因此操作系统也无法优化延迟时间和传输时间,但是操作系统的磁盘调度算法会直接影响寻道时间

根据进程请求访问磁盘的先后顺序进行调度。

优点:公平;如果请求访问的磁道比较集中的话,算法性能还算过的去

缺点:如果有大量进程竞争使用磁盘,请求访问的磁道很分散,则FCFS在性能上很差,寻道时间长。

SSTF算法会优先处理的磁道是与当前磁头最近的磁道。可以保证每次的寻道时间最短,但是并不能保证总的寻道时间最短。(其实就是贪心算法的思想,只是选择眼前最优,但是总体未必最优)

优点:性能较好,平均寻道时间短

缺点:可能产生“饥饿”现象

SSTF算法会产生饥饿的原因在于:磁头有可能在一个小区域内来回来去地移动。为了防止这个问题,可以规定,只有磁头移动到最外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内移动,移动到最内侧磁道的时候才能往外移动。这就是扫描算法(SCAN)的思想。由于磁头移动的方式很像电梯,因此也叫电梯算法。

优点:性能较好,平均寻道时间较短,不会产生饥饿现象

缺点:①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②SCAN算法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不平均

扫描算法(SCAN)中,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事实上,处理了184号磁道的访问请求之后就不需要再往右移动磁头了。LOOK调度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在磁头移动方向上已经没有别的请求,就可以立即改变磁头移动方向。(边移动边观察,因此叫LOOK)

优点:比起SCAN算法来,不需要每次都移动到最外侧或最内侧才改变磁头方向,使寻道时间进一步缩短

SCAN算法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不平均,而C-SCAN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只有磁头朝某个特定方向移动时才处理磁道访问请求,而返回时直接快速移动至起始端而不处理任何请求。

优点:比起SCAN来,对于各个位置磁道的响应频率很平均。

缺点: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另外,比起SCAN算法来,平均寻道时间更长。

C-SCAN算法的主要缺点是只有到达最边上的磁道时才能改变磁头移动方向,并且磁头返回时不一定需要返回到最边缘的磁道上。C-LOOK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磁头移动的方向上已经没有磁道访问请求了,就可以立即让磁头返回,并且磁头只需要返回到有磁道访问请求的位置即可。

优点:比起C-SCAN算法来,不需要每次都移动到最外侧或最内侧才改变磁头方向,使寻道时间进一步缩短

磁盘地址结构的设计:

Q:磁盘的物理地址是(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而不是(盘面号,柱面号,扇区号)

A:读取地址连续的磁盘块时,采用(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的地址结构可以减少磁头移动消耗的时间

减少延迟时间的方法:

Step 1:进行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将磁盘的各个磁道划分为扇区。一个扇区通常可分为头、数据区域(如512B大小)、尾三个部分组成。管理扇区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结构一般存放在头、尾两个部分,包括扇区校验码(如奇偶校验、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等,校验码用于校验扇区中的数据是否发生错误)

Step 2:将磁盘分区,每个分区由若干柱面组成(即分为我们熟悉的C盘、D盘、E盘)

Step 3:进行逻辑格式化,创建文件系统。包括创建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初始化存储空间管理所用的数据结构(如位示图、空闲分区表)

计算机开机时需要进行一系列初始化的工作,这些初始化工作是通过执行初始化程序(自举程序)完成的

初始化程序可以放在ROM(只读存储器)中。ROM中的数据在出厂时就写入了,并且以后不能再修改。ROM中只存放很小的“自举装入程序”,完整的自举程序放在磁盘的启动块(即引导块/启动分区)上,启动块位于磁盘的固定位置,开机时计算机先运行“自举装入程序”,通过执行该程序就可找到引导块,并将完整的“自举程序”读入内存,完成初始化。拥有启动分区的磁盘称为启动磁盘或系统磁盘(C:盘)

对于简单的磁盘,可以在逻辑格式化时(建立文件系统时)对整个磁盘进行坏块检查,标明哪些扇区是坏扇区,比如:在FAT表上标明。(在这种方式中,坏块对操作系统不透明)。

对于复杂的磁盘,磁盘控制器(磁盘设备内部的一个硬件部件)会维护一个坏块链表。在磁盘出厂前进行低级格式化(物理格式化)时就将坏块链进行初始化。会保留一些“备用扇区”,用于替换坏块。这种方案称为扇区备用。且这种处理方式中,坏块对操作系统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