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块链是做什么,有懂得吗?

2.浙商银行的区块链票据系统属于

3.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

区块链银行电脑系统_区块链 银行应用

各区块链架构的横向比较

时常听人们谈起区块链,从 2009 年比特币诞生至今,各式各样的区块链系统或基于区块链的应用不断被开发出来,并被应用到大量的场景中,而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在不停地变化和改进。

区块链又被称为分布式账本,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心化账本,比如银行。与中心化账本不同的是,分布式账本依靠的是将账本数据冗余存储在所有参与节点中,来保证账本的安全性。简单地说,区块链会用到三种底层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密码学技术和分布式一致性算法。而通常,区块链系统还会“免费附赠”一种被称为智能合约的功能。智能合约虽然不是区块链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区块链天生所具备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它可以很好地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计算环境。

为了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区块链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进行各种改造,以满足特定业务的要求,比如身份认证、共识机制、密钥管理、交易频次、响应时间、隐私保护、监管要求等。而实际应用区块链系统的公司往往没有进行这种改造的能力,于是市场上慢慢出现了一些用于定制专用区块链系统的框架,采用这些框架就可以很方便地定制出适用于企业自身业务的区块链系统。

本文将对目前市场上几个典型的区块链框架进行横向对比,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为了保持对比的公正性,本文将只针对开源的区块链框架进行讨论。

各区块链架构的简单介绍

1、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源自一名叫做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在 2008 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一种被他称为“比特币”的电子货币及其算法。在之后的几年里,比特币不断成长和成熟,而它的底层技术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抽象出来,这就是区块链技术。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鼻祖,在区块链的大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比特币技术开发出的山寨币(altcoins)的数量有如天上繁星,数不胜数。

从论文中可以得知,中本聪设计比特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实现一种完全基于点对点网络的电子现金系统,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中介机构。总结来说,他希望比特币的设计能够实现以下这些目标:

● 不需要中央机构就可以发行货币

● 不需要中介机构就可以支付

● 保持使用者的匿名性

● 交易无法被撤销

从电子现金系统的角度来看,以上这些目标在比特币中基本都得到了实现,但是依然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延展性攻击、区块容量限制、区块分叉、扩展性等。

在应用场景方面,目前大量的数字货币项目都是基于比特币架构来设计的,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彩色币、t? 等。

彩色币(coloredcoin),通过仔细跟踪一些特定比特币的来龙去脉,可以将它们与其他的比特币区分开来,这些特定的比特币就叫作彩色币。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属性,从而具有与比特币面值无关的价值,利用彩色币的这种特性,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比特币网络上创建其它的数字资产。彩色币本身就是比特币,存储和转移不需要第三方,可以利用已经存在的比特币的基础。

t? 是比特币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是美国在线零售商 Overstock 推出的基于区块链的私有和公有股权交易平台。

2、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 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带有图灵完备语言的区块链,用这种语言可以创建合约来编写任意状态转换功能,用户只要简单地用几行代码来实现逻辑,就能够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并应用于货币以外的场景。

以太坊的设计思想是不直接“支持”任何应用,但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意味着理论上任意的合约逻辑和任何类型的应用都可以被创建出来。总结来说,以太坊在比特币的设计目标之外,还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 图灵完备的合约语言

● 内置的持久化状态存储

目前基于以太坊的合约项目已达到数百个,比较有名的有 Augur、TheDAO、Digix、FirstBlood 等。

Augur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测市场平台,基于以太坊区块链技术。用户可以用数字货币进行预测和,依靠群众的智慧来预判事件的发展结果,可以有效地消除对手方风险和服务器的中心化风险。

限于篇幅,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的项目就不多介绍了。基于以太坊的代码进行改造的区块链项目也有不少,但几乎都是闭源项目,只能依靠一些公开的特性来推断,所以就不在本文展开讨论了。

3、Fabric

Fabric 是由 IBM 和 DAH 主导开发的一个区块链框架,是超级帐本的项目成员之一。它的功能与以太坊类似,也是一个分布式的智能合约平台。但与以太坊和比特币不同的是,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框架,而不是一个公有链,也没有内置的代币(token)。

超级账本(hyperledger)是 Linux 基金会于 2015 年发起的推进区块链技术和标准的开源项目,加入成员包括:荷兰银行(ABN AMRO)、埃森哲(Accenture)等十几个不同利益体,目标是让成员共同合作,共建开放平台,满足来自多个不同行业各种用户案例,并简化业务流程。

作为一个区块链框架,Fabric 采用了松耦合的设计,将共识机制、身份验证等组件模块化,使之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替换成自定义的模块。除此之外,Fabric 还采用了容器技术,将智能合约代码(chaincode)放在 docker 中运行,从而使得智能合约可以用几乎任意的高级语言来编写。

以下是 Fabric 的一些设计目标:

● 模块化设计,组件可替换

● 运行于 docker 的智能合约

目前已经有不少采用 Fabric 架构进行开发的概念验证(PO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金融机构做出的尝试,不过由于项目刚刚起步,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落地应用。

4、DNA

DNA(Distributed Networks Architecture,分布式网络架构),是由总部位于上海的区块链创业公司“分布科技”开发的区块链架构,可以同时支持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等不同应用类型和场景,并快速与业务系统集成。

与以太坊、Fabric不同的是,DNA 在系统底层实现了对多种数字资产的支持,用户可以直接在链上创建自己的资产类型,并用智能合约来控制它的发行逻辑。对于绝大部分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数字资产是必不可少的,而为每一种数字资产都开发一套基于智能合约的转账、发行逻辑是非常浪费且低效的。因此,由区块链底层提供直接的数字资产功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那些完全不需要数字资产的应用场景,同样可以基于 DNA 提供的智能合约架构来编写任意的自定义逻辑来实现。

DNA 的设计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 多种数字资产的底层支持

● 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和状态持久化

● 跨链互操作性

● 交易的最终性

目前已有不少金融机构采用 DNA 架构来进行区块链概念验证产品的开发。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已经落地的区块链项目,如小蚁区块链、法链等。

小蚁(antshares)是一个定位于资产数字化的公有链,将实体世界的资产和权益进行数字化,通过点对点网络进行登记发行、转让交易、清算交割等金融业务的去中心化网络协议。它采用社区化开发的模式,在架构上与 DNA 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与任何基于DNA 的区块链系统发生跨链互操作。

法链是全球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法律存证区块链,一个底层基于 DNA区块链技术,并由多个机构参与建立和运营的证据记录和保存系统。该系统没有中心控制点,且数据一旦录入,单个机构或节点无法篡改,从而满足司法存证的要求。

5、Corda

Corda 是由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区块链创业公司 R3CEV 开发的,由其发起的 R3区块链联盟,至今已吸引了数十家巨头银行的参与,其中包括富国银行、美国银行、纽约梅隆银行、花旗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三菱 UFJ 金融集团、摩根士丹利、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法国兴业银行等。

从 R3 成员的组成上也可以看出,Corda 是一款专门用于银行与银行间业务的区块链架构。尽管 R3 自己声称 Corda 不是区块链,但从各项特征来看,它具备区块链的一些特性。

技术对比

1、数字资产

接下来,将对前文中提到的这些区块链框架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对比,并从多个维度展开介绍它们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区块链的内置代币通常是一种经济激励模型和防止垃圾交易的手段。比特币天生就有且只有一种内置代币,所以在比特币系统中所有的“交易”本质上都是转账行为,除非通过外部的协议层来给比特币增加额外的数字资产。

以太坊和 DNA 具有内置代币,它们的作用除了以上提到的经济激励和防止垃圾交易之外,还具有为系统内置功能提供一个收费的渠道。比如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运行需要消耗 GAS,而 DNA 的数字资产创建也需要消耗一定的代币。

以太坊和 Fabric 没有内置的多种数字资产支持,而是通过智能合约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系统设计可以做到非常简洁,而且资产的行为可以任意指定,自由度极高。然而这样的设计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所有的资产创建者不得不自己编写重复的业务逻辑,而用户也没有办法通过统一的方式去操作自己的资产。

相比之下,DNA 和 Corda 采用了在底层支持多种数字资产的方式,让资产创建者可以方便地创建自己的资产类型,而用户也可以在同一个客户端中管理所有的资产。对于逻辑更加复杂一点的业务场景来说,他们同样可以利用智能合约来强化资产的功能,或者创建一种与资产无关的业务逻辑。

2、账户系统

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是这样一种机制:每一枚数字货币都会被登记在一个账户的所有权之下,一枚数字货币有两种状态,即要么还没有被花费,要么已经被花费。当需要使用一枚数字货币的时候,就将它的状态标记为已经花费,并创造一枚新的与之等额的数字货币,将它的所有权登记到新的账户之下。在这个过程中,被标记为已花费的数字货币就被称为交易的输入,而创造出来的新的数字货币被称为交易的输出,在一笔交易中,可以包含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但是输入之和与输出之和必须相等。要计算一个账户的余额时,只要将所有登记在该账户下的数字货币的面额相加即可得出。

比特币和 Corda 就采用了 UTXO 这样一种账户机制,而以太坊则采用了更加直观的余额机制:每个账户有一个状态,状态中直接记录了账户当前的余额,转账的逻辑就是从一个账户中减去一部分余额,并在另一个账户中加上相应的余额,减去的部分和加上的部分必须相等。DNA 在账户机制上同时兼容这两种模式。

那么 UTXO 模式和余额模式,究竟有什么优缺点呢?UTXO 最大的好处就是,基于 UTXO 的交易可以并行验证且任意排序,因为所有的 UTXO 之间都是没有关联的,这对区块链未来的伸缩性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基于余额的设计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反过来,余额设计的优点是设计思想非常简洁和直觉化,便于程序实现,特别是在智能合约中,要处理 UTXO 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以智能合约为主要功能的以太坊选择余额设计的原因,而比特币、OnchainDNA、Corda 这些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架构则更倾向于 UTXO 设计。

关于身份认证,比特币和以太坊基本没有身份认证的设计,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者的设计思想都是强调隐私和匿名,而反对监管和中心化,而身份认证就势必要引入一些中心或者弱化的中心机构。Fabric、DNA 和 Corda 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采用数字证书来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原因在于这三者都有应用于现有金融系统的设计目标,而金融系统必然要考虑合规化并接受监管,此外现有的金融系统已经大范围地采用数字证书方案,这样便可以和区块链系统快速集成。

区块链是做什么,有懂得吗?

1,区块链是一个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区块链采用密码学的方法来保证已有数据不可能被篡改。

3,区块链采用共识算法来对于新增数据达成共识。

具有以上三个性质的系统,就是区块链。

未来的金窝窝,将着力于以区块链技术促进大数据的合法流通和商业应用。

浙商银行的区块链票据系统属于

比特币成为现代互联网的潮流——随之而来的是块链.那个块链在做什么呢?

简而言之,块链是创造信赖的机器,安全可靠的保险箱,可以让不可靠的人在没有权威中间机构的统一下愉快地交换信息和价值.

最近,块链技术越来越受欢迎,英国中央银行发表了块链技术白皮书,联邦存款主席耶伦研究加密货币和块链技术,瑞典中央银行考虑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中国中央银行也开始了块链技术人才的抢夺战.

本质上,块链被描述为集群人工智能系统.

现在的很多机构、系统被视为一个中心化的智能系统,包括现有的银行系统(中央银行是中心)、货币系统(中央银行是中心)、国家机构(中央政府是中心).

中心化的特点是中心节点掌握分布节点信息,分布节点不掌握其他节点信息(中心化,交易不公开).

而且中心化的痛点是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中心节点的安全性,分布节点对此没有控制权.

关于一个中心和多个中心的最佳比喻,动物界最好的比喻是熊、蜜蜂、熊、蜂窝.

熊是中心决策,自己为自己决策.蜜蜂与旁边的蜜蜂保持一定的距离等,实行蜂群的基础协定.

中心化的系统,通常只有一个节点决定,解决的鲣鱼和得到的比特很少.一个中心需要完成n个节点的N*Kln2鲣鱼减少问题,压缩2的n次方,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难易度在指数水平上升.

官方为Kln2,

节点超过45个,中心以超光速压缩是什么概念?这已经超过了物理的极限.

所有的蜜蜂都被认为是麦克斯韦妖.

什么是麦克斯韦妖?

谷歌:

麦克斯韦妖是麦克斯韦幻想的妖精.保护充满液体和气体的容器之间的门.布朗运动(无修正运动)的液体和气体分子相撞时,总是把运动快的分子放在一边,把运动慢的放在另一边.这样一段时间后,容器里一边热一边冷.你可以在热的同时工作.这样,永动机就可以制造出来.(但反驳论认为这违反了热力学的第二法则.理论上证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没有这样的妖精,或者这个妖精也吃饭,就是消耗能量.结果只会赔偿损失.)

在大白话中,理想的麦克斯韦妖可以理解为具有自我补偿机制的人工智能.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

属于数字票据。

票据是一种有价凭证,其在传递中一直需要隐藏的“第三方”角色来确保交易双方的安全可靠。

但借助区块链,既不需要第三方对交易双方价值传递的信息做监督和验证,也不需要特定的实物作为连接双方取得信任的证明,实现了价值在在点对点之间的“无形”传递。

数字票据,并不是新产生的一种实物票据,也不是单纯的虚拟信息流,它是用区块链技术,结合现有的票据属性、法规和市场,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票据展现形式,与现有的电子票据相比在技术架构上完全不同。

区块链票据平台的优势如下:系统的搭建和数据存储不需要中心服务器,也不需要中心级应用;数据的完整性、透明性和通过时间戳的可验证性,对任何价值交换都可以追踪和查询;智能合约的形式使得票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具备了可编程性和可控制性。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区块链技术利用的是“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的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1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分布式计算系统;从应用视角来看,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

 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什么是区块链?

 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

 比特币白皮书英文原版 其实并未出现 blockchain 一词,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币白皮书中文翻译版 [9] 中,将 chain of blocks 翻译成了区块链。这是“区块链”这一中文词最早的出现时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

 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区块链的安全风险问题被视为当前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短板,频频发生的安全事件为业界敲响警钟。拥抱区块链,需要加快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

  类型

  公有区块链

 公有区块链(Public Block Chains)是指:世界上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可以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公有区块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虚拟数字货币均基于公有区块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条该币种对应的区块链。

  联合(行业)区块链

 行业区块链(Consortium Block Chains):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预选节点参与共识过程),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本质上还是托管记账,只是变成分布式记账,预选节点的多少,如何决定每个块的记账者成为该区块链的主要风险点),其他任何人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 。

  私有区块链

 私有区块链(Private Block Chains):仅仅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个人,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本链与其他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没有太大区别。传统金融都是想实验尝试私有区块链,而公链的应用例如bitcoin已经工业化,私链的应用产品还在摸索当中 。

  特征

 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安全性。只要不能掌控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无法肆意操控修改网络数据,这使区块链本身变得相对安全,避免了主观人为的数据变更。

 匿名性。除非有法律规范要求,单从技术上来讲,各区块节点的身份信息不需要公开或验证,信息传递可以匿名进行 。

 区块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什么计算系统2

  区块链作用

  1. 区块链中的数据存储:块链式数据结构

 在数据存储方面,区块链技术利用的是“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的。块链式结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铁链子,每一环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区块,很多环扣在一起就形成了区块链。

 和普通存储数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区块链上,后一个区块里的数据是包含前一个区块里的数据的。

  2. 区块链中的数据更新: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

 在数据更新方面,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

 每生成新的区块(也就是更新数据的时候),都需要通过一种算法获得全网 51% 以上节点的认可才能构成新的区块,说白了就是投票,超过半数人同意就可以生成,这就使得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容篡改。

 这一点我们可以把区块链理解成一个人人可以记账的账本,那么共识算法就是大家讨论、投票产生的、一致赞同的记账办法。

  3. 区块链中的数据维护:密码学

 区块链利用密码学的方式来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其所应用的密码学原理主要有哈希算法、Merkle 哈希树、椭圆曲线算法、Base58 等。这些原理,其实呢,都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算以及换算,来保证区块链上数据安全。

  4. 区块链中的数据操作: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由计算机程序定义并自动执行的承诺协议,说白了,就是用代码执行的一套交易准则。

 好比你在自动零售机买可乐,点击购买按键,付款后会自动掉出一瓶可乐给你。智能合约的突出优势就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信任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二、区块链的作用

 从区块链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它的一大特征就是可信任,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匿名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能够应用到许多行业,解决这些行业的痛点,赋能实体经济,这才是区块链逐渐被认可的原因。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表示,“中国区块链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区块链技术已开始与实体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产业区块链”项目,迎来产业区块链“百花齐放”的大时代。

 接下来我们举几个区块链应用的领域,帮助大家理解区块链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1、 商品溯源

 在我国,电商巨头京东,以及阿里旗下的蚂蚁金服,在区块链商品溯源方面都有一定的落地。电商企业通过开放区块链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部署商品防伪追溯,已广泛应用于奶粉、保健品、大米等产品。2018 年“双 11”,通过区块链实现了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1.5 亿件商品的溯源。

  2 电子政务

 基于区块链技术,能够解决传统电子政务面临的痛点,将政府、金融、监管等机构加入到区块链生态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共享。基于区块链的可追溯性,能够保证数据安全不被篡改;同时,由于在区块链系统中,维护数据安全的是各个节点,这样一来,政府事务便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监督。

 根据链塔智库的报告,目前我国共有 17 项区块链电子政务应用,分别涉及七大细分场景:政府审计、数字身份、数据共享、涉公监管、电子票据、电子存证、出口监督等:

  3、 电子发票

 区块链电子票据已经成为区块链技术应用案例最多的应用场景。

 去年 8 月 10 号,“全球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落地,腾讯金融科技为底层技术提供方。一年以来,深圳开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已有 800 万张,5300 多家企业或机构开通了区块链发票。

 这些企业或机构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银行、地铁、出租车、金融保险、零售、地产、旅游、酒店餐饮等领域。人们只需要携带手机、依据手机上的支付记录,就可以实现随时开具区块链发票。

  4. 供应链金融

 金融的核心是“信用”,无论是贷款也好,还是融资也好,都离不开“信用”。区块链提供的“去中心化”思想正是解决信任问题的最合适的技术。分布式存储模式,能够推动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方面的信用信息共享,为企业和银行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

  三、区块链新浪潮开启,人才缺口大

 我们可以发现,区块链正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近几年,我们看到全球很多高校也已经开设了区块链相关的课程,区块链学习和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正反映了当前市场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